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志同道合”和“永志不忘”中的“志”意思不相同。
志同道合中的“志” 意为:志趣、意向。
永志不忘中的“志”意为:记住、记在心里。
一、 志【zhì 】
1、 意向:~愿。~气。~趣(志向和兴趣)。~士(有坚决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学。
2、 记在心里:~喜。~哀。永~不忘。
3、 记载的文字:杂~。~怪(记载怪异的事)。
4、 记号:标~。
5、 〈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子。用碗~~。
6、 姓。
二、志同道合 【 zhì tóng dào hé ]】
志向相同,道路一致。形容彼此理想、志趣相合。
出 处:
《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昔伊尹之为媵臣,至贱也,吕尚之处屠钓,至陋也,乃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漠神通,岂复假近习之荐,因左右之介哉。”
示例:
两人起先虽觉得~,后来子美的热狂冷了。
三、永志不忘【 yǒng zhì bù wàng 】
永远记住,不遗忘。
出 处:
冰心《〈儿童文学选〉序言》:“捻军的失败,也引起人民无尽的悲愤,他们对起义的英雄们是永志不忘的。”
示例:
范蠡(含蓄地):‘敬谢伍相国的忠告,这一切,我们君臣~。’
扩展资料:
1、豪情壮志【háo qíng zhuàng zhì】
释义:
指豪放的襟怀与伟大的理想
示例:
激起他战斗的豪情壮志
出处:
茅盾《温故以知新》:“他们大多数两鬓添霜,然而豪情壮志,现见坚强。”
用法: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30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2、专心致志 【zhuān xīn zhì zhì】
释义:
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出处:
《孟子·告子上》:“夫今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示例:
不由我不~搞这一套。 ◎叶圣陶《招魂》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3、 踌躇满志【 chóuchú-mǎnzhì】
释义:
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满:满足;志:志愿。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出处:
《庄子·养生主》:“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示例:
这在胡景伊自然是~,而在尹昌衡则会义愤填膺了。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谋事成功得意的样子
4、人各有志【 rén gè yǒu zhì】
释义:
指每个人各自有不同的志向愿望,不能勉为其难。
出处:
汉·王粲《咏史诗》:“人生各有志,终不为此移,同知埋身剧,心亦有所施。”
用法:
此乃~,志各不同。大抵名公夙成蕴藉,非俺辈所能深知。 ◎明·无心子《金雀记·投笺》
知音者诚希 唐代:韩愈
知音者诚希,念子不能别。
行行天未晓,携酒踏明月。
绝句送巨山 宋代:刘子翚
二年寄迹闽山寺,一笑翻然向浙江。
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
临行与故游夜别 南北朝:何逊
历稔共追随,一旦辞群匹。
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
夜雨滴空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8685e5aeb9334阶,晓灯暗离室。
相悲各罢酒,何时同促膝?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代: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难着 一作: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唯 通:惟)
行路难·其一 唐代: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羞 通:馐;直 通:值)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雪满山 一作:雪暗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碧 一作:坐)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如果默契到 “心有灵犀一点通”了 多半这两个人就是志同道合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