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拼音】:shī chū yǒu míng
【释义】:师:军队;名:名义,引伸为理由。出兵必有zd正当的理由。后比喻做某事有充足的理由。
【出处】:专《礼记·檀弓下》:“师必有名。”
【例句】:这会儿我们突然转回去再搜,来他个措手不及,而且是~哩。 ★曲波《林海雪原属》十三
形容有充足的理由还有【名正言顺】:
措手不及
cuò shǒu bù jí
[释义] 措手:着手处理来;应付;不及:来不及。着手处理已来不及了。形容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应付。
[语出] 宋活本《错斩崔宁》:“魏生措手不及;通红了脸。”
[正音] 措;不能读作“chuò”。
[辨形] 措;不能写作“错”。
[近义] 猝不及防 惊慌失措 手足无措
[反义] 措置裕如 从容不迫 镇定自若
[用法] 多指自事情发生得突然或准备得不充分;来不及应付。一般作谓语、宾语、补语。
[结构] 偏正式。
[例句]
①城上乱箭齐发;周瑜~;中箭落zd马。
②这场比赛;我们采用了新战术;打得他们~。
猝不及防
cù bù jí fáng
[释义] 猝:突然;百出乎意料;防:防备。事情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
[语出] 清·纪昀度《阅微草堂笔记》:“既不炳烛;又不扬声;猝不及 防;突然相遇版;是先生犯鬼;非鬼犯先生。”
[正音] 猝;不能读作“zú”。
[辨形] 猝;不能写作“狡”权。
[近义] 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