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基本解释】形容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来。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源
【拼音】yǎn huā liáo luàn
【近义词】目不暇接、头昏眼花、扑朔迷离。
【反义词】一目了然、清晰可数、清晰可辨。
【语法】百中性词,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
【出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度本第一折:“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只教人眼花缭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问。”
【示例】:匡大被他这一番话说得眼答花缭乱,浑身都酥了,一总都依他说。
意思是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缭乱:纷乱。
【拼音】yǎn huā liáo luàn
【用法】中性词,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
【出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只教人眼花缭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选自沈石溪《斑羚飞渡》 :“紧接着一对对斑羚凌空跃起,在山间上空画出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
【例句】:如花被他这一番话说得眼花缭乱,浑身都酥了,什么都依着他。
扩展资料:
【近义词】
1、目不暇接
[ mù bù xiá jiē ]
东西太多,眼睛看不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64过来:春节期间,文艺节目多得令人目不暇接。也说目不暇给(jǐ)。
出 处:清·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之二》:“见其扬羽军振彩;倏往倏来;目不暇给。”
2、头昏眼花
[ tóu hūn yǎn huā ]
头脑昏晕,眼睛发花。
出 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一回:“瞿耐庵到任不多几日,不要说别的,但是本衙门的开销,什么差役工食、犯人口粮,他胸中毫无主宰,早弄得头昏眼花,七颠八倒。”
3、扑朔迷离
[ pū shuò mí lí ]
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识别。
出 处:古乐府《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眼花缭乱
“缭”的意思是:缠绕
眼花缭乱
【解释】缭乱:纷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出自】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匡大被他这一番话说得眼花缭乱,浑身都酥了,一总都依他说。”
匡大被他这一番话说得无法辨清,浑身骨头都酥了,一个劲都依他说的。
【示例】 珍宝馆里各种珠宝闪闪发光,看得我眼花缭乱。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事物纷杂
【近义词】头昏眼花、目迷五色、目眩神摇、目不暇接、纷繁芜杂、扑朔迷离
【反义词】清晰可辨e68a84e8a2ade79fa5e98193335、清晰可数、一目了然
扩展资料
1、眼花缭乱的近义词
目不暇接
【解释】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从山阴道向上行走,路上山水景色交相辉映,让人眼睛都看不过来。
【示例】一切艺术的道理也是这样,单一必然导致枯燥。而丰富多采、目不暇接则是绝大多数人所欢迎的。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令人”后
2、眼花缭乱的反义词
一目了然
【解释】目:看;了然:清楚,明白。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出自】明·张岱《皇华考序》:“可见按图索籍,三溪道路,一目了然。”
可以按照地图搜索标记,三条道路,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示例】内行的人一目了然,这个厂的问题,就出在管理不严上。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眼花缭乱[yǎn huā liáo luàn](汉语词语):
缭乱:纷乱。copy形容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知。
近义词:目不暇接、头昏眼花、扑朔迷离。
【出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只教道人眼花缭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