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释义:无声无copy息,没人知道。 指没有什么名声。
默默无闻 ( mò mò wú wén ) 【解 释】 默默:没有声息,闻:出声;指无声无息,无人知晓。 【出 处】 明·李桢《剪灯余话》:“而使之昧昧无闻,安得不饮恨于九百泉,抱痛于百世哉?” 【出度 处】 《晋书·祖纳传》:“仆虽无无,非志不立,故疾没世而无闻焉。” 【用 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示 例】 王汶石《风雪之夜·土屋里的生活》:“你把自己献给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地工作着,这是真正的无名英雄。” 【示 例2】 现在不知道他怎样,久没内有听到消息了,那~的原因,或者就因为中国人还没有死完的缘容故吧。 ——鲁迅《华盖集·并非闲话》 【近义词】 无声无息 沉默无语 【反义词】 赫赫有名 世界闻名 【灯 谜】 聋哑
指做事无声无息,无人知晓,做了好事不声张,不图名利,安安心心守本分,没有什么名声。
你好!默默无闻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mò mò wú wén,意思是指做事无声无息,无人知晓,做了好事不声张,不图名利,没人知道。 指没有什么名声。出自: 明·李桢《剪灯余话》:“而使之昧昧无闻;安得不饮恨于九泉;抱痛于百世哉?”
中文名
默默无闻
拼音
mò mò wú wén
释义
比喻人或事物没有名气
出自
明·李桢《剪灯余话》
基本信息
默默无闻(mò mò wú wénㄇㄛˋ ㄇㄛˋ ㄨˊ ㄨㄣˊ)
释义: 默默:没有声息;闻:出名。无声无息;不为人知。比喻人或事物没有名气。[1]
出自: 明·李桢《剪灯余话》:“而使之昧昧无闻;安得不饮恨于九泉;抱痛于百世哉?”
近义:无声无息、悄无声息
反义:赫赫有名、声名显赫
用法: 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结构: 偏正式。
辨析: “默默无闻”与“无声无息”有别:“默默无闻”强调的是“不作声”;只适用于人及和人有关的工作、事业。“无声无息”强调的是悄悄地做;没有声响;可用于人;也可用于物。
例句: 他几十年如一日;~;教书育人。
英译: be completely unknown
引证释义
不出名,无人知晓。
清 宣鼎《夜雨秋灯录·陬邑官亲》:“其官亲某,向司徵比,默默无闻。”
阿英《许穆夫人》:“像她这样热爱祖国的诗人,不会不继续关怀自己的国家,不会默默无闻的。”
王汶石《风雪之夜·土屋里的生活》:“你把自己献给农村社会主义建设,e69da5e6ba90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36默默无闻地工作着,这是真正的无名英雄。”希望帮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