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时过境迁 【拼音】:shí guò jìng qiān 【五笔】:GK(JF) FP FUJ TFP 【解释】:境:环境、情况:迁:移动、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zd情况发生变化。 【出处】:蔡东藩、许廑父《民国演义》第一0六回:“凡我国民,应尽吾雪耻这天职,并望勿为五分钟之热度,时过境迁,又复忘怀,回则吾国真不救矣。” 【事例】:~,色衰爱驰,我对它们也失去了兴趣。 ★孙犁《秀露集·石子》 【近义词】:时移俗易、物是人非 【反义词】:一如既往、依然如故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指时间变化。
物是答人非: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可是人已不是原来的人了。多用于表达事过境迁。因而怀念故人。出自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如何!”后世引用中以李清照“物是人非事事休”一句最为著名。近义词:事过境迁。
就是说事实往往与人们所期待的有所不同时过境迁:境:环境,情况。迁:改变,变迁。时间已经过去了,环境和情况也发生了变化。物是人非:景物依旧,人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变化。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可是人已不是原来的人了。多用于表达事过境迁。因而怀念故人。
物是人非:所有的事物景物都没有变,只是人却不在了。看这眼前的情景(冷清),对比过去(美好),让人产生一种睹物思人,触景伤情的忧伤。 比如自己长大后回忆起自己童年天真无忧无虑的生活 回忆起在小学的事情 等,走到以前呆过的小学学校 同学们都已经各奔东西 有一种感触 也可以说是物是人非。
拓展资料:
时过境迁
【拼音】:shí guò jìng qiān
【解释】:境:环境、情况:迁:移动、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变化。
【出处】:蔡东藩、许廑父《民国演义》第一0六回:“凡我国民,应尽吾雪耻这天职,并望勿为五分钟之热度,时过境迁,又复忘怀,则吾国真不救矣。”
【事例】:~,色衰爱驰,我对它们也失去了兴趣。 ★孙犁《秀露集·石子》
物是人非: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可是人已不是原来的人了。多用于表达事过境迁。因而怀念故人。
出自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如何!”后世引用中以李清照“物是人非事事休”一句最为著名。
《与吴质书》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丕给吴质写的一封信。作者在信中既追念往事和亡友,也想起未来文坛和个人情况,以抒情为主,又有叙事和说理,并熔三者为一炉。他仿佛面对自己过去共同游宴的幸存者,开诚相见,娓娓而谈,倾诉衷肠,没有高谈阔论,也没有矫揉造作。
他对亡友情感的表达是真挚恳切的,而对他们文学成就的评论是公允客观的,令人如见心迹,留下深刻印象。这就使全文具有真挚的感情和动人的力量,体现了建安时期的时代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38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