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气急败坏
发 音 qì jí bài huài
释 义: 呼吸急促,狼狈不堪。形容因愤怒或激动知而慌张地说话、回答或喊叫。
出 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七回:“水军头领棹船接济军马,陆续过渡,道只见一个人气急败坏跑将来。”
恼羞成怒:
恼:气恼,恼恨;羞:羞臊。因气恼和羞愧而恼怒。也作“老羞成怒”,贬义词。
发音:nǎo xiū chéng nù
造句:她恼羞成怒,打坏了一些东西。
又可称为“恼羞变怒”,是因为羞躁版到极点而大发脾气或者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
暴跳如雷[bào tiào rú léi]
暴跳如雷,蹦跳发怒;好像打雷一样猛烈。形容又急又怒权,大发脾气的样子。
怒气冲冲,怒火冲天,火冒三丈,大发雷霆,怒发冲冠,怒火中烧
气急败坏:形容因愤怒或激动而慌张地说话、回答或喊叫。
气急败坏: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qì jí bài huài。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十分慌张
恼羞成怒
nǎo xiū chéng nù
[释义] 恼:气恼;羞:羞臊。指由于气恼、羞臊而大怒。
[语出]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回:“知道王协台有瞧他不起;一时恼羞成怒。”
[辨形] 恼;不能写作“脑”。
[近义] 义愤填膺
[反义] 心平气和
[用法] 含贬义;一般指人下不了台而发怒。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结构] 主谓式。
[例句] 听了大家的批评;他非但不虚心接受;反而~;拂袖而去。
[英译] turn shame into anger
气急败坏
qì jí bài huài
[释义] 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慌张失措的样子。形容羞怒、狼狈的样子。
[语出] 明·施耐庵《水浒》:“只见数个小喽罗;气急败坏;走到小寨里叫道:‘苦也!苦也!’”
[正音] 急;不能读作“jī”。
[辨形] 坏;不能写作“怀”。
[近义] 恼羞成怒 暴跳如雷
[反义] 平心静气 心平气和
[用法] 用作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结构] 补充式。
[辨析] ~与“暴跳如雷”有别:~偏重在慌张、羞恼;作状语时;常以“跑”、“跳”等跟“走”相类的动词为中心词;“暴跳如雷”偏重在急怒、暴躁;作状语时;常以“叫”、“骂”等跟发音有关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65的动词为中心词。
[例句]
①看他这样~的神情;一定又发生什么事情了。
②他见别人超过自己;就~地大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