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日新月异
rì抄 xīn yuè yì
[释义] 新:更新;异:不同。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百。
[语出] 宋·林景熙《霁山集》:“金碧嵯峨;日新月异;则亦不独师能之也。”
[正音] 异;不能读作“yí”。
[辨形] 异;不能写作“艺”。
[近义] 一日千里度 与日俱进
[反义] 一成不变 固步自封
[用法] 用作褒义问。形容变化快、大。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结构] 联合式。
[辨析] ~和“一日千里”都可形答容发展迅速。但~重于变化得快;变化新;“一日千里”偏重在前进得快。
不劳而获:自己不劳动却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当务之急: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
喜出望外: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自食其力:依靠自己的劳动所得来生活。
失之交臂:形容当面错过。
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
呼天抢地:大声叫天,用头撞地。形容极度悲伤。
寻根究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转悲为喜:转悲哀为喜悦。
痛不欲生:悲痛得不想活下去。形容悲痛到极点。
白璧微瑕:比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4b893e5b19e363喻很好的人或物有些小缺点,美中不足。
妙趣横生:洋溢着美妙的意趣(多指语言、文章或美术作品)。
破涕为笑:一下子停止了哭泣,露出笑容。形容转悲为喜。
捧腹大笑:形容遇到极可笑之事,笑得不能抑制。
自暴自弃: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
持之以恒:长久坚持下去。
天昏地暗:形容刮大风时漫天沙土的景象。
半途而废: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
理屈词穷: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
不甘示弱: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别人差。
变幻无常:指事物经常变化,没有规律性。
古道热肠:指待人真诚、热情。
哭爹喊娘:普指很懦弱的意思。
应有尽有:该有的全都有。形容很齐全。
出其不意:趁对方没有意料到就采取行动。
抱头鼠窜:抱着头,象老鼠那样惊慌逃跑。形容受到打击后狼狈逃跑。
集腋成裘:比喻积少成多。
全心全意:投入全部精力,一点没有保留。
万簌俱寂: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猝不及防: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防备。
日新月异: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星罗棋布: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心潮起伏: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
漂洋过海:在海上航行,过了大海,来到了海的另一边。指出国。
颠沛流离: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风景如画:风景美得像画出来一样。
1
“一叶障目”有个楚国人,过着贫穷的日子,一次读《淮南子》这本书,看到书中写有“螳螂窥探蝉时用树叶遮蔽自己的身体,可以用这种方法隐蔽自己的形体”,于是就在树下仰起身子摘取树叶——就是螳螂窥伺蝉时使着隐身的那片树叶,来摘取它。这片树叶落到树底下,树下原先已经有许多落叶,不能再分辨哪片是螳螂隐身的那片树叶。楚人便扫集收取树下的好几筐树叶拿回家中,一片一片地用树叶遮蔽自己,问自己的妻子说:“你看不看得见我?”妻子开始总是回答说“看得见”,整整过了一天,就厌烦疲倦得无法忍受,只得欺骗他说“看不见了”。楚人内心暗自高兴,携带着树叶进入集市,当着面拿取人家的货物。于是差役把他捆绑起来,送到了县衙门里。县官审问他,听他说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后大笑起来。于是县令把他放了,没有治罪。
成语“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原指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的、暂时的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情的全局、主流及本质。
2 退避三舍 tuì bì sān shě
English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78988e69d83361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3高山流水
古时有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被传为千古佳话。音乐才子俞伯牙喜欢弹一曲《高山流水》 ,却没有人能够听懂,他在高山上抚琴,曲高而和寡。终于有一天,有一个砍柴的樵夫经过,听懂了他的《高山流水》,这个人就是钟子期。俞伯牙的知音是钟子期,他们约好两年后见面,可是两年后钟子期却没有露面。俞伯牙多方打听才知道,原来钟子期已经病死了,不可能再赴他的约定,俞伯牙悲痛欲绝,他知道子期是唯一能够听懂他音乐的人,如今子期已死,再不会有人听懂他的音乐了,于是他在子期的坟头摔了他心爱的琴,也表示他对知音的敬重和珍惜。这就是那段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伯牙痛心疾首怀念子期,人们用此感叹知音难觅。
日新月异的典故
成语出自西汉·戴圣《礼记·大学》: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7a64e59b9ee7ad94365尚书·康诰》曰:‘作新民。’《诗经·大雅·文王》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商汤刻在洗澡盆上的字说:“如果能在今天洗净身上的东西,使身心清新,就应天天洗净脏东西,使身心清新,更要继续不断地每天清洗,使身体和精神焕然一新。”《康诰》说:“激励人们弃旧图新,弃恶从善。”《诗经》中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能始终做到自我更新。”所以,品德高尚的人都竭尽全力,使自己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引文句末的“无所不用其极”也是常见的典故,原指修养品德时没有一处不尽心尽力的意思,褒义。现已失去褒义,专为贬义,指任何坏事都干得出来或任何极端手段都使得出来。
《礼记》这段话被概括为典故“日新月异”,不再限于形容品德、修养的提高,更多地形容事物的发展、进步很快。
日新月异的解释
[释义] 新:更新;异:不同。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语出] 宋·林景熙《霁山集》:“金碧嵯峨;日新月异;则亦不独师能之也。”
[正音] 异;不能读作“yí”。
[辨形] 异;不能写作“艺”。
[近义] 一日千里 与日俱进
[反义] 一成不变 固步自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