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释义】散布谣言,无中生有地说人坏话。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封三娘》。
从前,在一个官宦人家,有一个叫范十一娘的美貌姑娘。有一次,她带了婢女去逛庙会,正游玩时,忽然感觉到有人注视着她。她回头一看,见一位和自己年龄相仿的漂亮女子正对她微笑。那女子问题:“姐姐莫非是范十一娘吗?”
范十一娘说:“是的。你是谁?”
那女子上前拉着范十一娘的手说:“我叫封三娘,就住在附近,早就听到过你的名字,今天一见,果然名不虚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62传。”
十一娘又问道:“你怎么一个人来逛庙会,连个陪伴的人也没有?”
三娘说:“我父母早已去世,家中只有一个老奶妈相伴。今天她要看家,所以我只有自己来了。”
分手时,两人依依不舍,十一娘邀请她到自己家去。三娘推辞道:“姐姐家是朱门富户,我家贫寒,我到你家去,恐你家人会嫌弃。”
十一娘忙说:“不会的,父母爱我如掌上明珠,我喜欢的人,他们也会喜欢的。”
三娘想了想说:“那好吧,我回去和奶妈说一声,过几天我就到你家去看你。”
十一娘回到家里,日夜思念封三娘,等了好几天,也不见她来。重阳节那天,十一娘强打起精神到园中散步。丫环在园墙边放了一张躺椅,让她躺在上面观赏园中景致。十一娘刚在椅子坐下,抬头发现有人攀着墙头往这边看,仔细一看,正是自己日思夜想的封三娘,不由得大喜,急忙让丫环把她接进园中。
十一娘责怪道:“你怎么不讲信用?我想你都想病了。”
三娘流着泪说:“我也想你呀!只因我俩家境贫富悬殊,恐人家知道我俩交往,造谣生事,飞短流长,不堪忍受,才迟迟不敢来的呀!”
“指桑骂槐”用以比喻明指甲而暗骂乙。
此典出自《红楼梦》第十六回:“咱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哪一个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
贾政寿辰三日,宁荣二府的人丁都来祝寿,场面非常热闹。这时,夏太监骑马来到贾府,直至正厅下马,满脸笑容,走到厅上,南面而立,肃然说道:“奉特旨:立刻宣贾政入朝,在临敬殿陛见。”说毕,连茶也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78988e69d83362没有喝,就乘马去了。
贾政等连忙整装入朝。入朝后才知道是元春被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喜讯传来,宁荣二府上下内外莫不欢天喜地,惟有宝玉“置若罔闻”(意思是:好像没有听到这个喜讯一样)。只有听说贾琏与黛玉要回来,先遣人来报信,说明日就可到家,宝玉听了才略有些喜意。
好不容易等到第二天中午,贾琏才把黛玉接到贾府里来。宝玉好好端详了黛玉一番,觉得她比以前出落得越发漂亮了。宝玉将北静王所赠茯苓香串珍重地取出来,想转送黛玉。黛玉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说着便扔还宝玉,宝玉无奈只得收回,暂且无话。
贾琏见过众人之后,便回自家房中,问及别后家中诸事,又谢凤姐辛苦。凤姐说:“我呀,见识又浅,嘴又笨,心又直,‘人家给个棒槌,我就拿着认作针了’……你是知道的,咱家所有的这些奶奶,哪一个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
【释义】孜孜:勤勉的样子。意指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出处】春秋·孔丘《尚书·君陈》。
上古时候,洪水经常泛滥。每次洪水泛滥,都会使百山丘被淹,农田吞没,村庄倒塌,百姓流亡。
禹看到这种情景后十分忧虑,他决心竭尽所能度,为百姓做些有益处的事。于是,禹从此开始奔走各地,带领众人全力疏通沟渠,引渠入河,引河入江,引江入海,从而彻底解决了水患问题。
洪水之患消版除以后,禹又同稷一起教导百姓,向他们传授播种庄稼的方法,这样就使连年荒芜的土地上长满了绿油油、茂盛的庄稼。等到庄稼收获以后,禹又让大家按照所需相互交换物资,使百姓的生活安定,天下太平。
禹的行为感动了舜,后来,舜终于将帝位传给了禹。而禹也曾对舜帝说:“惟日孜孜,无敢逸豫。”意思权是说:我每天都勤勉地工作,不敢有半点懈怠,不能贪图亨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