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如果从预防角度服用阿司匹林,每天晚上睡前吃一片即可。
阿司匹林(下称ASA),是一种常用的退热止痛药。但使用不当常可出现以下不良反应。
※超量或长期服用ASA,可致原溃疡恶化或诱发胃溃疡。
※通常剂量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出血时间,大剂量或长期使用,能抑制凝血酶zd原形成,延长凝血酶原时间,故严重肝损害,低凝血酶原血症,维生素K缺乏以及血液病患者均应忌用。
※ASA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能间接诱发或加重哮喘。
※过量服用ASA,能引起可逆性耳聋,耳鸣,听力减退,并加重噪声对听版力的损害。
※孕妇小剂量长期服用,会延长孕期及产程,并增加母体出血的危险。妊娠后期超量服用,能造成新生儿头部血肿,紫癜和短暂的便血。
※因为幼儿对ASA分解代谢功能不全,服药后易引起中毒及代谢性酸中毒,改用扑热息痛作退热药为宜。
※此药超剂量服用,可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严重肾功能衰竭者应禁用。权
※ASA能广泛干扰肝脏代谢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因而临床有“ASA肝炎”之称。
阿司匹林 为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我国于1958年开始生产。到目前为止,已应用百年,成为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至今它仍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也是作为比较和评价其他药物的标准制剂。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1.最常见的反应是:胃肠功能紊乱,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35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大剂量长期服用可引起胃炎,隐性出血,加重溃疡形成和消化道出血等。若在饭后与适量碳酸钙同服,可减少反应的发生,但不宜与碳酸氢钠同服,因后者可加速本品的排泄而降低疗效。
2. 较少见的反应有:(1)对凝血系统的影响:大剂量长期服用,可抑制凝血酶的合成,增加出血倾向。由于本品不可逆性的抑制血小板凝聚,延长出血时间,故正在使用肝素及香豆素类抗凝剂的患者,以及有严重肝病或出血性病变(如血友病)患者不可使用本品。(2)变态反应:少数物异体质患者,可出现荨麻疹,粘膜充血,哮喘等过敏反应。其中过敏性哮喘较多见,表现为服药后数分钟即产生呼吸困难,喘息,严重者可威胁生命。故有哮喘病史的患者禁用本品。(3)中毒反应:长期大量应用本品可产生头痛,眩晕,耳鸣,视听力减退,嗜睡,出汗等反应,这是慢性水杨酸盐中毒的表现,多见于风湿病的治疗,严重者有精神紊乱,酸碱失衡和出血,此时应立即停药,并采取各种对症治疗措施。(4)对肝,肾的损害:长期应用本品治疗的幼年性关节炎患儿和系统性狼疮的成年患者,肝功能检验常有改变,但停药后仍可恢复。
3. 患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患者应慎用工禁用本品。肝,肾功能不良的患者应慎用或禁用本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慎用或禁用本品。
4.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尤其是患者感染了如水痘,流感后,应特别予以密切观察。
(药物过量及处理)水杨酸盐中毒:本品口服剂量超过每日5克即可引起水杨酸盐反应,剂量过大可引起水杨酸盐中毒,口服10—30克能引起成人死亡。成年人中毒最常见的起始征兆是可逆性耳鸣,耳内胀满和耳聋等,但对儿童和一些老年病人,则不是中毒的可靠指征,甚至更大剂量亦未必发性耳鸣;原有听觉障碍者也不能以此作为判断。儿童过量的起始表征是呼吸亢进,发作性呼吸急促和嗜睡。
起剂量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 痛,腹泻,严重者发生出血性胃炎和中毒性肝炎和症状。
急性中毒:头痛,眩晕,耳鸣,耳聋,视觉紊乱,复视,不安,语无论次,恐惧,狂躁性谵妄,手足抽搐,震颤,惊厥,高热,大量出汗;伴随中毒的发展,中枢兴奋逐渐抑制,出现木僵,昏迷,喘息性呼吸,紫绀,最后导致呼吸和循环衰竭。
就立即停药,并用含碳酸氢钠的葡萄糖液静脉滴入,以加速药物排泄;如有出血,应给予输血或补充维生素K。对于严重过量的患者可考虑血液透析和腹腔透析。
(药物相互作用)(1)乙醇可加剧本品对胃黏膜的损害作用。
(2)若与香豆素类抗凝药合用,可增加出血倾向。
(3)本品可抑制丙磺舒,苯磺唑酮的促尿酸排泄的作用,大剂量尤为明显。
(4)若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同服,胃肠道不良反应增加,抗炎作用降低人。
(5)糖皮质激素可刺激胃酸分泌,并降低胃及十二指肠粘膜对胃酸的抵坑力,若二者合用可使胃肠出血加剧。
(6) 本品可增加甲磺丁脲类降糖药,氨甲蝶呤,巴比妥类药,苯妥英钠等的作用和毒性。
故切勿私自大量长期服用!
饭前吃还是饭后吃,主要是基于减少阿司匹林对胃的损害而考虑的。阿司匹林诱发消化道出血的机制主要有两点:
① 阿司匹林对胃肠道黏膜的直接损伤作用
② 阿司匹林抑制环氧化酶(COX)活性,减少胃肠粘膜保护因子前列腺素的合成,减少血栓素A2的合成,降低血小板的聚集能力,易致出血。
普通制剂:
还是要饭后服用,让阿司匹林混合在食物中,这样可以减少对胃黏膜的直接损害。
肠溶片:
因为其外面有一层耐酸不耐碱的包膜,一般要在肠道内的碱性环境下才能释放,这样可以减少对胃的直接刺激作用,但是也不是在胃内完全不分解释放,根据药典要求,在胃内释放量小于10%即合格,说明还是有少量在胃内释放。
如果在饭后服用的话,进食后食物会稀释胃酸导致胃内PH升高,更接近于碱性环境从而使药物在胃内加快分解。此外如果饭后服用的话,药物和食物混合在一起,延迟了它的排空时间,在胃内呆的时间更久,释放也更多一些。餐前服用,由于空腹胃内酸性环境强,肠溶衣不易溶解且胃排空速度快,在胃内停留时间短,从而可减少药物对胃黏膜的损伤。
所以根据上述这些依据和药品说明书上的要求,阿司匹林肠溶片最好是餐前服用。对合并胃肠道副作用的患者可以合并使用胃黏膜保护剂或质子泵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