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通情达理用于对人的美好评价,说明做事讲道理,善解人意。拼音是tōng qíng dá lǐ。抄
清·天花才子《后西游记》:“还是这位师兄通情达理,请坐奉茶。”
秦牧《愤怒的海》:“吕保均一来是遇到这袭个通情达理的读书人朋友。”
反义词有强词夺理、不明事理。
近义词有合情合理、善解人意。
扩展资料
1、反义词
强词夺理是一个成语,读音是百qiǎng cí duó lǐ,指无理强辩,没理硬说成有理。
《三国演义》四十三回:“孔明所言,皆强词夺理,均非正论,不必再言。”度
译文:诸葛亮所问说,都强词夺理,都不是现在讨论,不必再说。
2、近义词
善解人答意是一个汉语成语,shàn jiě rén yì,意思是很能体谅人,很能体贴人、学会换位思考。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7回:“他总不离杨妃左右,最能言语,善解人意,聪慧异常,杨妃爱之如宝,呼为雪衣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通情达理
通情达理的近义词是合情合理、言之成e5a48de588b6e79fa5e98193363理、投其所好、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1、合情合理
【解释】:符合情理。
【出自】:陈残云·现代《山谷风烟》第11章:“黄为民心情显得轻松,觉得周祺这个人很可爱,既有原则,又能合情合理地帮助他解除思想包袱。”
2、言之成理
【解释】:之:代词,指所说的话。话说得有一定道理。
【出自】:荀子·战国《荀子·非十二子》:“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
【译文】:但是他们主张有原因,他说的话有道理,足以欺骗蒙蔽愚昧的民众。
3、投其所好
【解释】:投:迎合;其:代词,他,他的;好:爱好。迎合别人的喜好。
【出自】:庄子·战国《庄子·庚桑楚》:“是故非以其所好笼之而可得者,无有也。”
【译文】:这不是因为他们所喜欢的而能得到的笼子,没有啊。
4、顺理成章
【解释】:顺:依顺;理:条理;章:章法。指写文章或做事情顺着条理就能做好。也比喻某种情况自然产生某种结果。
【出自】:主席·宋《朱子全书》:“文者,顺理而成章之谓。”
【译文】:写文章的人,顺着条理就能做好。
5、水到渠成
【解释】:渠:水道。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
【出自】:宋·苏轼《答秦太虚书》:“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预虑。”
【译文】:到那时再作策划,水到渠成,不需要预先考虑。
通情达理的反义词是:不可理喻
读音:[ tōng qíng dá lǐ ]
释义:懂得道理,说知话、做事合情合理。
出处:清·天花才子《后西游记》:“还是这位师兄通情达理;请坐奉茶。”
白话译文:还是这位师兄懂得道理,说话、做事合情合理,还能请坐奉上茶品。
语法:联合式;作谓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汉字笔画:
扩展资料
近义词:不可理喻
读音:[ bù kě lǐ yù ]
释义内: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
出处: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褐盖》:“此辈不可理喻;亦不足深诘也。”
白话译文:容这个人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不能成为朋友。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态度蛮横不讲道理。
“通情达理”的近义词是:
1、合情合理【hé qíng hé lǐ】符合情理来。
2、 善解人意【 shàn jiě rén yì】善于理解他自人的意思,想法。
3、安分守纪 【 ān fèn shǒu jì】规矩老实百,守本分,不做违法的事。
4、循规蹈矩【 xún guī dǎo jǔ 】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5、知书度明理 【zhī shū míng lǐ 】有文化,懂礼仪。形容有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