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成语大世界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荆门成语大世界 > 成语大全 > 有关自知之明的事例-自知之明故事

有关自知之明的事例-自知之明故事

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故事一:

春秋时期,在齐国有一位被公认的美男子,别人都叫他徐公。和徐公家离的不远,有一户人家,那家人的主人叫邹忌。邹忌也是一个长得还算魁伟漂亮的男子。一天早上,他穿好衣服,对着镜子,问他的妻子说:“你看我比那个徐公哪个漂亮些?”

妻子答道:“当然是我相公漂亮了,他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徐公是名闻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更漂亮,所以又去问他的小妾:“你看,我和徐公比,哪个漂亮些?”妾也回答:“徐公虽然漂亮,但他离您还差的远呢!他怎么能和您比呢?”

邹忌听到妻妾都这样说,感到很得意,心想:连妻妾都这样说我,那肯定就是我最美了。过了一天,有个客人来邹忌家拜访他,邹忌就摆下了酒席去招待他,席间,邹忌又顺便问了问客人:“你认为我和徐公比美,哪个更漂亮一点呢?”

客人的回答也同样是:“徐公没有您漂亮。”这句话使得邹忌更加得意了,他现在都不知道自己有多漂亮了。又过一天,徐公来到了邹忌家里,邹忌就把徐公的面貌、身材、姿态等各方面都仔细打量了一番,又暗中和自己相比,始终看不出他什么地方比徐公漂亮。

徐公走了以后,他又去照了一回镜子,更觉得自己比徐公大有逊色。邹忌为这事夜晚睡不着觉。他想了又想,终于得出一个结论:“妻子对我有偏爱,当然要说我漂亮;妾呢,她是怕我的,所以也说我漂亮;至于客人的当面捧我,那还不是因为他有求于我吗?”

自知之明很重要,在古代可以保官,保全家,人在一片赞扬声里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特别是居于领导地位的人,更要有自知之明,才能不至于迷失方向。

故事二:

楚庄王要讨伐越国,庄子劝谏道:“大王为什么要讨伐越国呢?”庄王答道:“因为越国政治混乱,士兵战斗力差。”庄子说:“臣认为智慧就像眼睛一样,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的地方,却看不到自己的睫毛,大王曾经兵败给秦国、晋国,丧失了几百里的土地,这就是士兵战斗力弱了。

庄蹻在楚国境内当强盗为害百姓,官吏却不能将其拿获,这就是政治混乱了。大王政治之乱,兵力之弱,似乎也不在越国之下,但却想讨伐越国,这就说明了大王的智慧也像那眼睛一样了,看得到别人,却看不到自己。”庄王于是取消了这次军事行动。

由此可见,一个人的智慧不在于他能够评价别人,而在于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因此说:“能够自我评价才称得上有智慧.” 这个故事说明了“知人易而知己难”的道理,为人处事,莫过于此。

扩展资料:

自知之明出自《老子》:“知人者智也,自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35知者明也。”一个严于解剖自己的人,往往是有自知之明的。但人要做到这一点,往往是比较难的,解剖别人易,解剖自己难。所以人们又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意思是说能清醒认识自己,对待自己,是最明智最难能可贵的。

人贵有自知之明,难得真正了解自己,战胜自己,驾驭自己。自以为自知同真正自知不同,自以为了解自己是大多数人容易犯的毛病,真正了解自己是少数人的明智。

人生如秤:对自己的评价秤轻了容易自卑;秤重了又容易自大;只有秤准了,才能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感知自我,完善自我,对自己了然于心,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有几许价值,才能做到自知之明。

可现实中人们常常秤重自己,过于自信和自重,总觉得高人一等,办事忽左忽右,不知轻重,而造成不必要的尴尬和悲剧。当然也有秤轻自己的人,其表现为往往自轻和自贱,多委靡少进取,总以为自不如人,自惭形秽,而经常处于无限的悲苦之中。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说,自知之明来源于自我修养和自我慎独。因为自省才能自制自律,自律才能自尊自重,自重才能自信自立。自尊为气节,自知为智慧,自制为修养。人具备了自知之明的胸臆和襟怀,其人格顶天立地,其行为不卑不亢,其品德上下称道,其事业左右逢源。

在人生道路上,就能经常解剖自己,自勉自励,改正缺点,量知而思,量力而行,及时把握机遇,不断创造人生的辉煌。

自知之明与自知不明一字之差,两种结果。自知不明的人往往昏昏然,瓢飘然,忘乎所以,看不到问题,摆不正位置,找不准人生的支点,驾驭不好人生命运之舟。自知之明关键在“明”字,对自己明察秋毫,了如指掌,因而遇事能审时度势,善于趋利避害,很少有挫折感。

其预期值就会更高,人生道路也会更顺畅。同时,自之不明是受私欲和心境的影响与干扰的。在如今人心浮躁和物欲横流的人际交往中,如果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缺乏自律意识,就很容易受权、钱、色、欲的诱惑和腐蚀,沉湎其中而不能自拔,以至酿成许多人生的苦果。这在现实中是不乏其例的。

从另一层面上讲,自知无知才求知,自知无畏才拼搏。好说己长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长。自知度愈高,求知欲愈强。学然后知不足,知然后更求知。掌握的东西越多,越感到自己学识的短浅。知无止境学无涯。因此,自知之明是求知的不竭动力,求知是自知之明的升华。

自知之明通过求知改变自己的无知无识,也是使自己达到自尊自重、自律自信,进而自立自强自如人生境界的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徐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楚庄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乾隆的时候,一次殿试,有两个zhidao人的文采难分伯仲,于是这皇帝亲自出了一上联,让他们对下联。此上联是:烟锁池塘柳。考生甲一看就脸色大变,然后快速离去。考生乙皱眉思索一会儿,也怏怏的离开了,后来考生甲就被钦点为状元,乙为榜眼。众臣不解,皇帝说我这个对联看似简单但却包含了金木水火土(偏旁),实属难对。甲一看便知,才高于乙。
李白想在黄鹤楼题首诗,然而看见崔颢所题的《登黄鹤楼》后,就连忙罢手,认为自己再写也及不上崔颢的这首诗。
不知这些例子是否妥帖,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自知之明之曹参

曹参当汉相国,仍然行无为之治,每日饮酒,几乎什么事都不干。长此以往,不但同僚不能理解,就连汉惠帝也沉不住气了。相国的职责,乃是治理国家,干预朝政大事,为皇帝排忧解难,现在曹参身为相国而不治事,莫非由于我年轻而看不起我吗?当时曹参的儿子也在朝中为官。汉惠帝让他回家质问父亲:先帝当年托付重臣辅佐当今皇上,皇上现在还年轻,你曹参身为相国,却每日饮酒,也不向皇上请示汇报,这样怎么考虑天下大事啊?曹参之子机灵,回家劝谏父亲,隐瞒了惠帝的话,只当是自己的意见。曹参一听,勃然大怒,把他狠狠地打了两百皮鞭,叱道:“你小子知道什么?也敢谈论天下大事!赶快给我进宫伺候皇上去!”曹参责打的是自己的儿子,得罪的却是皇帝老子。这下汉惠帝当真生气了,在朝会上当面谴责曹参。曹参自然装糊涂,马上脱帽谢罪,然后发言:“请陛636f7079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34下自己考虑一下,陛下的圣明神武比得上高帝吗?”惠帝说:“我怎敢与先帝相比!”曹参又问:“陛下看我与萧何,哪一个更加高明?”惠帝说:“依我看,你似乎不及萧何。”于是曹参继续说道:“陛下说的是!高帝与萧何平天下,定法令,一应俱全,明确无误,现在陛下只需垂衣拱手,无为而治,我等一班朝臣守住职位,按部就班,遵循原有法度而不改变,不也就可以了吗?”惠帝无言以对,只得说:“好!曹参!现在你可以回去休息了。”

相关阅读

  • 有关自知之明的事例-自知之明故事

  • 成语大世界成语大全
  • 故事一:春秋时期,在齐国有一位被公认的美男子,别人都叫他徐公。和徐公家离的不远,有一户人家,那家人的主人叫邹忌。邹忌也是一个长得还算魁伟漂亮的男子。一天早上,他穿
关键词不能为空

标签导航

《实话实说》你喜欢的综艺节目那期的背景音乐是什么啊,一首英文... 实话实说的歌词是什么阿? 哪首歌里有always free这句歌词 all rights all rights 有这句歌词的一... 带“情”字的四字成语 带情字的四字词语成语大全,含有情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带情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含有站字的成语 砥砺前行的砥砺什么意思?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砥砺是什么意思 砥砺前行是什么意思? "砥砺前行"是什么意思? 波路壮阔 是什么生肖 请说明理由 什么什么壮阔 壮阔是什么意思壮阔是什么意思 波澜壮阔是什么意思? 有关自知之明的事例 关于人要有自知之明的名人故事 有自知之明的名人事例?急求 关于自知之明的事例有什么啊? 五子七媳六日天是什么意思 七六中,四三后,一零前,打三个数字 五子登科猜数字 五子登科 猜三个数字 《大学》中的“致知在格物”格物是什么意思 《大学》的“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之”中的“格物”和“物格”... 《大学》里的格物是什么意思 格物是什么意思? 关于什么千里的成语 ( )( )千里 是成语 形容千里的成语 什么千里四字成语 这是什么歌里的词啊 自由自在和什么歌 散了散了自由自在我有什么资格是什么歌 这是什么歌的词 负重致远是何意·出自于哪? 务实求真 负重致远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致远 什么意思 负重致远是何意?出自于哪? 如什么家珍的成语 带珍的成语有哪些 如什么珍什么成语 珍的成语有哪些 多字成语成语有哪些? 好的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四字成语 与书有关的成语 常用成语 单片机的问题 在51内核单片机中,当允许响应 定时器 计数器0的中断请求时... 在51内核单片机中,当允许响应 定时器 计数器1的中断请求时...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