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每个字代表的意思不同。
青山绿水中的“青”,意思指颜色,植物的绿色。在这个词里知指整座山都被绿色的植被覆盖。整个成语的意思是青色的山,嫩绿的水。
而山清水秀里的“清”,意思是洁净、清道澄,在这个词里指山看上去清楚,不是雾蒙蒙的。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山山水水十分清幽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扩展资料:
青山内绿水是一个成语,出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容“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青山绿水。’曰:‘见后如何?’师曰:‘绿水青山。’”
山清水秀是一个成语,出自宋·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参考资料:清-百度百科
青-百度百科
因为,“山青水秀”,从词语结构来看,“山”与“水”相呼应,都是自然景物。 “青”,蓝色或绿色,是一个表示颜色的语素;“秀”,秀丽,是一个表示事物性质百状态的语素,两者显然不相对应,不太合乎语言规范。
“山清水秀”,“清”(清幽),与“秀”相合,即“清秀”(清幽秀丽,美丽脱俗)。二字都是表示事物性状的语素,非常匹配。
“山清水秀”形容山水明秀,风景优美,也可写作度“山明水秀”。类似结构的词还有很多,如“橙黄橘绿”“龙腾虎跃”“窗明几净”等,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语素两两对应,其中一组着重于从某一方面来说明另一组的性状,如以“黄”“绿”颜色来说明“橙回橘”的生机盎然,秋意浓浓;以动态的“腾”“跃”刻画“龙虎”的雄姿;以“明”“净”来形容“窗几”的一尘不染。
所以用“清”“秀”二字来修饰“山水”的明秀,工整而规范。
因此,小学语文课本1995年版就将“山青水秀”改为了“山清水秀”。而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语言规范类权威杂志《咬文嚼字》也多次刊稿指出“山清水秀”才是正确的用法。
而“山青”则可与答“水绿”或“水碧”相配,“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韵依依
汉语中抄的“清”和“青”是两个意思完全不同的同音字。在“山清水秀”这个词语中只能用“清”,用“青”则是一种误用或是一种用语不规范的表现。正因此,语文课本1995年版改“山青水秀”为“山清水秀”了。
从词语构成看,像“山清水秀”这种结构形式的词语很多,如“花好月圆”、“桃红柳绿”等。这类词语有一个共同特点:词语中说明事物性状的两个语素都是从某一个方面着眼的。“好”、“圆”是从状态上说“花、月”的;“红”、“绿”是从颜色上说“桃、柳”的。“山清水知秀”只有用“清”这个表示性状的语素才能与“秀”道相配,如果用上“青”这个表示颜色的语素,那就与“秀”不相配了。
“山清水秀”是一个成语。作为汉语,其结构和用字都有一定的规定性,即以固定的形式沿用下去,一般情况下不能随意更换其中的任何一个语素。“山清水秀”可写成“山明水秀”,但将它写成“山青水秀”则是一种不合规范的用语。
山清水秀:山山水水十分清幽秀丽,形容zhidao风景优美。【出处】: 宋·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清:形声字,从氵,青声。清水或其他液体、气体纯净透明,没有混杂的东西,与“浊” 相对。可用做形容词,名词,动词等。1、(液体或气体)纯净回没有混杂物,跟“ 浊 ” 相反:清洁| 清水 | 清澈 | 天朗气清。2、寂静:清静 | 冷清。3、公正廉洁:清廉 | 清白 | 清官。4、单纯:清茶| 清唱 | 清汤。5、清楚:说不清楚 | 问清底细。6、一点不留:把帐还清了。7、清除不纯的答成分;使组织纯洁:清党,清君侧。8、(账目)还清;结清:清欠 | 账已经清了。9、点验:清一清行李的件数。10、朝代,公元1644-1911,满族人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所建,初名后金,1636年改为清。1644年入关,定都北京。参见“清朝”。11、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