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也就是中文的「我是谁?」。我(圣严法师)一向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一定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好,「定位」明确了,你的「责任」、「义务」、「权利」清楚了,那你就是一个高明的人。中国的传统文化很重视伦理道德,什么是伦理道德?伦理道德的核心定义,不外是确实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好︰你是什么身分,就有什么职务、地位和责任。从家庭、学校、办公室、社会、国家,以至整个世界、全人类,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角色,我们可以逐步把握,并且扩展出去。每个人的存在,都不是固定或孤立的,只要能把自己的责任、义务完成,那你在任何一个点上,都会左右逢源,都会非常快乐。不要孤立自己,不要不想尽任何责任与义务,而只是思考自己的权利。事实上,权利是尽了责任和义务之后,自然而然所获得的回馈和报酬。能尽义务与责任,才有权利。所以,权利和责任通常是一体的,而且一定是先有责任再有权利。能根据职务、身分、立场,来尽义务和责任,那你就有权利了。然而在当今社会中,很多人都只知道追求、保障自己的权益,而没有想到自己是不是已经尽到责任。在家庭里,你是谁?有可能是母亲,有可能是父亲,有可能同时是父亲和儿子,也有可能同时是父亲、儿子和孙子,身分相当多重。同样一个人,却有不同的身分、不同的关系,但每一样职务、每一样身分,都要尽到责任。有的人工作了一辈子,只能待在同一个位子或同一个阶层,没办法往上提升;也有的人无论到哪里,遇到要升迁时,一定都会被挑选出来。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想除了能力好之外,最主要仍是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和发挥应尽的责任。而e68a84e79fa5e98193331总是选不上,往往就是没有扮演好自己的工作角色,像是常常忘了自己是谁,总是说出或做出与自己的职务、身分不相应的言语和行为,否则应该会被主管重用的。佛教有一句话:「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意思是负责撞钟的和尚,每天早晚都必须准时撞钟,做好自己的工作、职务。同样的,我们做人一定要先知道自己是谁,自己的身分、立场是什么,然后告诉自己应该把什么事情做好。怎样是尽责呢?如果上班时间规定朝九晚五,那是否只要准时打卡就算是尽责了?当然不是,重要的是你的工作态度,一定要想办法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好。除了要善尽我们的职责,与上下左右的人际互动也很重要,因为人并不是物体,也不是一盆植物,可以永远固定在同一个位子上,人与人之间是需要透过互动来共同成就任务的。 ◎如何看待职场上的公平问题?人人都希望公平,但世上有百分之百公平的事吗?譬如在职场中,主管认为是公平的,但是站在员工的立场,就可能变成不公平。这是因为主观和客观的标准不同,而主观不一定是标准的,所以也没有绝对的客观,可见世上并没有真正的公平。我曾经讲过一个比喻:一个父亲有四个儿子,父亲临终时将遗产分配给四个儿子,其中小儿子得到最多,三儿子其次,老二最少,老大没有。因为父亲认为小儿子还小,所以应该多给他一些;老三比较大,就少一些;老二年纪更大,就再少一点;老大已经独立了,所以就不再给老大财产了。可是站在儿子的立场来看,就不一定能认同父亲的想法了,老大认为:「家里的事业是我从小跟父亲一起努力奋斗出来的,我奉献得最多,获得的也应该最多。分给老二、老三就算了,老四不但没为家里赚一分钱,还老是在花钱,根本不用分给他半毛钱。」几个兄弟一相互比较,争执立起,反目成仇。由此可知,立场不同,判断标准也会不同,若执着自己的立场就会产生纷争。我认识一位公务员,工作十分勤奋,凡是聘请到他的上司,往往可以高枕无忧、太平无事。因此,只要有人升了官,马上就会想到他,抢着请他担任助理或执行秘书。他一辈子没当过真正的主管,最多只是个小主管,往往升官没他的份,加薪也没他的份;可是只要工作上有困难,冲锋陷阵的都是他;加上因为他是幕僚,所以功劳也都是主管的。虽然他对国家、社会、政府的贡献很多,可是未来的历史却未必会记上他一笔,那么他会不会心有不平呢?他不但心中没有委曲、不平,反而感恩地说:「我本来就不是一个做官的人,我是一个做事的人。我很感谢他们看得起我,要我替他们策画,让我有机会为国家社会奉献,要不然,我也没机会发挥能力。无法在历史留名没关系,重要的是我奉献得很高兴。」为什么他愿意做这样的傻瓜?而这样的人真的是傻瓜吗?他默默地耕耘、默默地做,完成事情的成就感已让他非常满足、非常欢喜;虽然名声是别人的,地位、荣誉也是别人的,但功德却是自己的呀!因此,当「名」、「实」不相符的时候,我们还是求实为要。 ◎如何调整常想换工作的心态?在一些职场中,工作人员不断增加,但同时也有许多人员离职,流动率似乎很高。有时有人刚到一个新的单位没多久,就感觉不适应,原因不外乎工作量多、不适应新办公室的风气文化;但是也有人一做就好几年,觉得工作非常稳定,胜任愉快。我们的工作状态最好保持稳定、安定,一方面自己能安安心心地工作,另一方面也能循序渐进地接受公司的专业培养。工作稳定了,自己的身心也能跟着稳定,如果一个人的工作经常变动,是一件很辛苦的事,老是在适应新环境,无论到哪里,都会被当作新进人员看待。所以,如果能够抱持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才能好好学习成长。但是有些人就是喜欢工作换来换去。经常换来换去,或许可以多见世面,然而却不能深入累积专业能力,对自己的工作能力也无法打下深厚的基础,如此消耗时光非常可惜。人通常有两种习性,一种是喜新厌旧,一种是忌新念旧。喜新厌旧,是喜欢新鲜的人、事、物,讨厌旧的东西;忌新念旧,则是指当新的事物发生时,会担心生活发生变化,所以怀念旧的状态。这是人之常情,就像家中养的小鸟看到一只外来陌生的鸟飞过来时,也会紧张、戒备一样。我初到美国参与美国佛教会的时候,佛教会的许多元老对我既是欢迎,却又担心。欢迎,是希望我给他们一些新的奉献;担心,是怕我会玩什么花样,所以似乎有一点不安。于是我跟他们说:「你们不要期待我太多,也不必那么害怕我。我来就是要参与团体、适应团体,但是我有我的成长背景、优缺点与做人做事的原则,因此可能会给大家带来一些好处,但也可能造成不便。无论好坏,都请你们包涵、接受我的整体,我会尽量配合大家,让大家满意。」进入新的团体,要能够入境随俗,学习、了解与适应这个文化。等到能适应与融入团体时,它就会变成你的团体,而你也就代表这个团体。人都有习气,习气指的是自我的主观、自我中心、自我的价值观、自我的自尊心;这些自我最容易伤害人,也最容易被伤害。凡是自我中心非常强、主观意识非常重的人,烦恼一定多,不但会伤害自己,也会伤害别人。如果能全心全意投入团体服务奉献,虽然工作可能很忙,却会忙得很快乐,累得很欢喜,因为这是自己愿意做的事。能以这种心态工作,不但身心都愉快,工作质量也会很好。 ◎如何看待自己的影响力?人生存在世间,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周遭息息相关。我们活在世间应该要先找到立足点,再一层一层地扩展思考层面,一直探索到最广大的人类历史。因此,我在做任何事之前,都会考虑到事情的影响力。先思考它对我们团体有什么好处?再思考它会为未来社会带来什么好处?对台湾有什么好处?为整个世界带来什么好处?因为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份子,所以,我还要更进一步考虑,自己对历史有什么交待?对人类有什么交待?不要以为自己没有名望、没有地位,对历史好像没有影响力,这是不对的观念。我曾在《读者文摘》看过一篇文章,提到有关蝴蝶效应,就是在巴西亚马孙河的一只蝴蝶搧动翅膀,就会引起一连串的反应,结果在美国德州引起大飓风。巴西与美国距离满远的,怎么可能产生如此大的反应呢?这就是所谓的「效应」。一个微小的动作,会影响周围的环境,改变的环境又会再影响它周围的环境,一层一层地影响下去。这让我想起有一次,我在佛罗里达州一位居士的家里,他的游泳池里有一个汽球,我就在池边轻轻地按、轻轻地按,游泳池的水就缓缓起了波浪,波浪一层层地渐渐扩散到游泳池的四周,然后再弹回来;我再轻轻地动几下,它又退回去,我再轻轻地动几下,它又弹回来;就这样子一直来回互相激荡,风浪就愈来愈高。其实我根本没用多大的力气,但是它的波浪却愈来愈高,当时我就告诉弟子们:一个小小的动作,就会影响整个水池的动态;其实我们一个小动作,甚至一句话,也是一样,都会影响另外一个人,如果让它持续扩展下去,影响的人更多。因此,不要以为自己只是个小人物,不会影响人,就不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办公室里,如果你能当好的示范,你就是菩萨;如果不能,那也是菩萨,只是你扮演的是魔鬼的菩萨。此外,我们不要专门看别人的缺点,他人的缺点是我们的镜子,他人的好处则是我们的榜样;如果总是看别人的缺点,心里只会感到痛恨,一点用也没有。如果别人有缺点,你可以帮他改善,这是好事;但如果因此心生怨恨,而把他视为﹁眼中钉﹂,那你自己也会很痛苦。你想拔掉别人,别人也希望拔掉你,那就只有相互较劲,看谁的力量大。无论是你拔掉他,或他拔掉你,最后都会沦为怨怨相报,都不是好事情。 ◎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中调整身心?许多人一忙起来,火气就跟着上升,最后整个人累到虚脱,这是不懂得调心的缘故。无论在任何状况下,对于自己的工作要抱着「要赶不要急」的心态,对于自己的身心则要保持「要忙不要紧」的状态。时时放松身心,练习将气往下沉,不要紧张,一旦心情放松了,身体也会跟着放松。我鼓励大家以「工作要赶不要急,身心要忙不要紧」的心态来面对工作,在忙碌的生活与工作中多多练习和体会。如果经常抱着乐观的、愉快的心情,告诉自己这是自己发愿要做的事,并且要发长远心和奉献心,那么即使工作再忙或受到委屈,都不会被压力压得喘不过气,反而是忙得很快乐、累得很欢喜。一般人大多会从利益、健康、升迁、名位、权力,以及贫贱富贵、荣誉耻辱、对家族的好坏等方向去思考,然而这些都是小我,如果凡事只是想到这些,这样的心量是很小的,而心量愈小就愈容易累,愈容易生气、生病,也愈容易与外在环境、家人、同事、朋友起冲突。我经常在思考社会与人类的未来,到底要怎么做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安宁、人类更幸福。虽然我没有子孙,但是我把人类的后代都视为我的后代,人类的命运就是我们后代的命运,整个地球的生命环境都是息息相关的。大家如果都能往这方面思考,那么每分每秒所做的事,就会变得很有价值,生命也会变得很有意义。《未来的启示》一书提到:环境的改善要由心灵的净化开始,因为一个人的心灵可以影响另一个人的心灵,心灵一旦净化,就可以改善生活环境中的磁场。所以,自己若有埋怨的心,就可能会导致另一个人的不愉快,使周围的环境、气氛很沉闷;反之,心情若充满感恩,保持愉快,心灵则是清净的,不仅自己觉得舒服,同时也让他人觉得愉快。有一次,我搭乘一家航空班机,他们的员工告诉我,虽然他们的工作繁重,但工作心情好,服务质量高。当这家航空公司的董事长全家来看我时,我就问董事长这是什么原因。他举了一个例子给我听,他说当贺伯台风来袭时,有位主管判断错误,有八架飞机不能起飞,但客人均已到齐,便要求赔偿,这使得公司损失了三千多万。本来这个主管应当撤职的,但董事长不但未撤主管的职,反而感谢他。因为全公司的人,心里都已很难过,而且又辛苦了一夜,此时老板不能再处罚他们,应加以安慰鼓励,保持其尊严。从他的例子可知,他是站在同理的基础上与员工相处的。能同理,就能调整心态体谅他人;有体谅的心,自己不会有怨怼、痛苦,别人也能因你的包容而成长。同时,我们也要感激对方,给自己一个练习忍耐的机会。能以体谅、感激来化解情绪,就能让自己的心情保持愉快,使周遭洋溢平和的气氛,就是一种奉献。
不能、安心与什么时间无关、清明是给死人扫墓的、估计能安死人的心~
如果你有什么特长,你可以用网络来炒作一下,实在你非常想演戏可以去横店看看有没有能让你发展的地方,如果你确实没有演戏的天赋,你还是安安心心的做好自己本身的事情
认准一个目标,专心进去,不知道你有没有这个体会,做完运动后,再投入学习时感觉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