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
扩展资料
天干地支相当于树干和树叶,它们是一个互相依存,互相配合的整体。中国古代以天为“主”,以地为“从”。
“天”和“干”互联叫做“天干”;“地”和“支”互联叫做“地支”,合起来就是“天干地支”。天在上主明是显而易见的东西,地支为暗,主隐藏的东西,一般主内部阴性的社会属性。
天干地支,相传是四千多年以前,于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索天地之气机,研究五行(金木水火土),然后作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并将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63甲子,用来作为纪年的符号。
其具体排列如下: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对阳支,阴干对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就会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一般称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
。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往复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总之,天干地支这共二十二个的符号错综有致,充满了圆融性与规律性。
它显示了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即时(时间)空(方位)互动,以及“阴”与“阳”相互作用的结果。用它创作出来的历法也包含了阴阳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回圈运动的规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干地支
ひのえ 丙(夏目友人帐里的发音)
一、甲[こう]
释义:
1、甲壳。(カメ・カニなどの体をおおう坚い壳。甲罗。)
2、〔手脚的〕外侧来面,手背,脚背。((手足的表面)手の甲。足の甲 。)
3、甲,十干的第一。(十干の第一。きのえ。)
4、甲,第一位。(等级・成绩などをつけるときに用いて、一番上位を表す。)
5、甲,甲方。(二人以上の人、または二つ以上の物事がある时、その一自つの名にかえて用いる。)
二、乙[きのと]
释义:(天干的第二位)乙。zd
三、丙[へい]
释义:
1、(十干的第三位)丙。(ひのえ。)
2、丙。(第三位。)
四、丁[てい]
释义:
1、丁。(十干の第4。ひのと。)
2、等级、顺序的第四位。(等级・顺位の第四位。)
五、戊[ぼ]
释义:(天干第五位)戊。(十干の第五。)
六、己[つちのと]
释义:(天干的第六位)己。
七、庚[かのえ]
释义:(天干的第七位)庚。
八、辛[かのと]
释义:(十干的第八位)辛。
九、壬[みずのえ]
释义:(天干的第九位)壬。
十、癸[みずのと]
释义:(天干的第十位)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