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晋代书法家王献之自小跟父亲王羲之学写字。有一次,他要父亲传授e69da5e887aae799bee5baa6337习字的秘诀,王羲之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指着院里的十八口水缸说:“秘诀就在这些水缸中,你把这些水缸中的水写完就知道了。”
王献之心中不服,认为自己人虽小,字已经写得很不错了,下决心再练基本功,在父亲面前显示一下。他天天模仿父亲的字体,练习横、竖、点、撇、捺,足足练习了两年,才把自己写的字给父亲看。父亲笑而不语,母亲在一旁说:“有点像铁划了。”王献之又练了两年各种各样的钩,然后给父亲看,父亲还是不言不语,母亲说:“有点像银钩了”王献之这才开始练完整的字,足足又练了四年,才把写的字捧给父亲看。王羲之看后,在儿子写的“大”字下面加了一点,成了“太”字,因为他嫌独生子写的“大”字架势上紧下松。母亲看了王献之写的字,叹了口气说:“我儿练字三千日,只有这一点是像你父亲写的!”王献之听了,这才彻底服了。
从此,他更加下工夫练习写字了。
王羲之看到儿子用功练字,心里非常高兴。一天,他悄悄地走到儿子的身背后,猛地拔他执握在手中的笔,没有拔动,于是他赞扬了儿子说:“此儿后当复有大名。”王羲之知道儿子写字时有了手劲,这才开始悉心培养他。后来,王献之真的写完了这十八缸中的水,与他的父亲一样,成了著名的书法家。
卡尔•马克思出生于德国,德语是他的母语。他还年轻时,就由于政治原因被迫离开了祖国。他在比利时呆了几年,然后他去了法国。不久他不得不再转移。在1849年,他去了英国,宾后、并把伦敦作为革命工作的根据地。 马克思在学校时学了一些法语和英语。当他到达英国时,他发现他的英语太有限了。他开始努力学习来提高。他进步很快,不久就开始用英文给一家美国报纸撰稿。实际上,这些文章中的一篇英语写的很好,以至于恩格斯给他写了一封信称赞他。马克思回信说恩格斯的赞扬大大的鼓舞了他。然而,他继续解释说在语法和某些习惯用语两个方面,他还不太有把握。这些信是在1853年写的。在那以后的年月里,马克思继续学习英语并使用它。当他写的他的伟大著作之一《法国内战》是时,他已经很好地掌握了英语,所以他能够用英语写书了。 在19世纪70年代,马克思已经50多岁了,他觉得研究俄国的形式很重要,于是他便开始学习俄语。在6各月之后,他就达到了能够阅读俄文文章和新闻报告的程度。 马克思在他的一本书里,对于如何学习外语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94365提出了一些建议。他说当人们学习一门外语时,他们不应该该什么都翻译成他们自己的语言。如果他们这样做,表示他们还没有掌握它。在使用外语时,他们应当尽力完全忘掉本族语。如果他们不能这样做,他们就还没有真正掌握这门外语的精髓,并且不能得心应手的使用。
苏东坡从小就喜欢读书,他天资聪明、过目不忘,每看完一篇文章,便能一字不漏地背出来。经过几年苦读,他已是饱学之士。一天,他乘着酒兴,挥笔写了一副对联,命家人贴在大门口。上面写到:“读遍天下书,识尽人间字。”
过了几天,苏东坡正在家看书,忽听仆人通报门外有人求见。他出来一看,是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老太太指着门上的对联,问他:“你真已读遍天下书,识尽人间字了吗?” 苏东坡一听,心里很不高兴,傲慢地说:“难道我能骗人吗?”
老太太从口袋里摸出一本书,递上前说:“我这里有本书,请帮我看看,上面写的是什么?”
苏东坡接过书,从头翻到尾,又从尾翻到头,书上的字竟一个也不认得。他不禁羞愧万分,觉636f7079e799bee5baa6330得自己说的大话太丢脸,伸手想把门上的对联撕掉。
老太太忙上前阻止:“慢!我可以把这副对联改一下。”于是在每句前面各添两个字,改成:“发愤读遍天下书,立志识尽人间字,”并谆谆告诫:“年轻人,学无止境啊!”
学无止境故事出处
出自清朝 刘开《 问说》:“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
学无止境哲理故事启示
我们暂时拥有了人身,但凡夫的想法没什么恒常可信的,故一定要夜以继日勤奋地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在求学的过程中,也要记住“学无止境”这句话,万万不能骄傲自满、得少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