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母爱】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是个特困家庭。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去世了。娘儿俩相互搀扶着,用一堆黄土轻轻送走了父亲。
母亲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那时村里没通电,儿子每晚在油灯下书声朗朗、写写画画,母亲拿着针线,轻轻、细细地将母爱密密缝进儿子的衣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一张张奖状覆盖了两面斑驳陆离的土墙时,儿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往上长。望着高出自己半头的儿子,母亲眼角的皱纹张满了笑意。
当满山的树木泛出秋意时,儿子考上了县重点一中。母亲却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干不了农活,有时连饭都吃不饱。那时的一中,学生每月都得带30斤米交给食堂。儿知道母亲拿不出,便说:“娘,我要退学,帮你干农活。”母亲摸着儿的头,疼爱地说:“你有这份心,娘打心眼儿里高兴,但书是非读不可。放心,娘生你,就有法子养你。你先到学校报名,我随后就送米去。”儿固执地说不,母亲说快去,儿还是说不,母亲挥起粗糙的巴掌,结实地甩在儿脸上,这是16岁的儿第一次挨打…儿终于上学去了,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母亲在默默沉思。
没多久,县一中的大食堂迎来了姗姗来迟的母亲,她一瘸一拐地挪进门,气喘吁吁地从肩上卸下一袋米。负责掌秤登记的熊师傅打开袋口,抓起一把米看了看,眉 头就锁紧了,说:“你们这些做家长的,总喜欢占点小便宜。你看看,这里有早稻、中稻、晚稻,还有细米,简直把我们食堂当杂米桶了。”这位母亲臊红了脸,连说对不起。熊师傅见状,没再说什么,收了。母亲又掏出一个小布包,说:“大师傅,这是5元钱,
我儿子这个月的生活费,麻烦您转给他。”熊师傅接过去,摇了摇,里面的硬币丁丁当当。他开玩笑说:“怎么,你在街上卖茶叶蛋?”母亲的脸又红了,支吾着道个谢,一瘸一拐地走了。
又一个月初,这位母亲背着一袋米走进食堂。熊师傅照例开袋看米,眉头又锁紧,还是杂色米。他想,是不是上次没给这位母亲交待清楚,便一字一顿地对她说:“不管什么米,我们都收。但品种要分开,千万不能混在一起,否则没法煮,煮出的饭也是夹生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37的。下次还这样,我就不收了。”母亲有些惶恐地请求道:“大师傅,我家的米都是这样的,怎么办?”熊师傅哭笑不得,反问道:“你家一亩田能种出百样米?真好
笑。”遭此抢白,母亲不敢吱声,熊师傅也不再理她。
第三个月初,母亲又来了,熊师傅一看米,勃然大怒,用几乎失去理智的语气,毛辣辣地呵斥:“哎,我说你这个做妈的,怎么顽固不化呀?咋还是杂色米呢?你呀,今天是怎么背来的,还是怎样背回去!”母亲似乎早有预料,双膝一弯,跪在熊师傅面前,两行热泪顺着凹陷无神的眼眶涌出:“大师傅,我跟您实说了吧,这米是我讨…讨饭得来的啊!”熊师傅大吃一惊,眼睛瞪得溜圆,半晌说不出话。
母亲坐在地上,挽起裤腿,露出一双僵硬变形的腿,肿大成梭形……母亲抹了一把泪,说:“我得了晚期风湿病,连走路都困难,更甭说种田了。儿子懂事,要退学帮,被我一巴掌打到了学校…”
她又向熊师傅解释,她一直瞒着乡亲,更怕儿知道伤了他的自尊心。每天天蒙蒙亮,她就揣着空米袋,拄着棍子悄悄到十多里外的村子去讨饭,然后挨到天黑后才偷偷摸进村。她将讨来的米聚在一起,月初送到学校…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熊师傅早已潸然泪下。他扶起母亲,说:“好妈妈啊,我马上去告诉校长,要学校给你家捐款。”母亲慌不迭地摇着手,说:“别、别,如果儿子知道娘讨饭供他上学,就毁了他的自尊
心。影响他读书可不好。大师傅的好意我领了,求你为我保密,切记切记!”母亲走了,一瘸一拐。
校长最终知道了这件事,不动声色,以特困生的名义减免了儿子三年的学费与生活费。三年后,儿子以627分的成绩考进了清华大学。欢送毕业生那天,县一中锣鼓喧天,校长特意将母亲的儿子请上主席台,此生纳闷:考了高分的同学有好几个,为什么单单请我上台呢?更令人奇怪的是,台上还堆着三只鼓囊囊的蛇皮袋。此时,熊师傅上台讲了母亲讨米供儿上学的故事,台下鸦雀无声。校长指着三只蛇皮袋,情绪激昂地
说:“这就是故事中的母亲讨得的三袋米,这是世上用金钱买不到的粮食。下面有请这位伟大的母亲上台。”
儿子疑惑地往后看,只见熊师傅扶着母亲正一步一步往台上挪。我们不知儿子那一刻在想什么,相信给他的那份震动绝不亚于惊涛骇浪。于是,人间最温暖的一幕亲情上演了,母子俩对视着,母亲的目光暖暖的、柔柔的,一绺儿有些花白的头发散乱地搭在额前,儿子猛扑上前,搂住她,嚎啕大哭:“娘啊,我的娘啊…”
凝聚在白丝中的母爱(储梦颖)
母亲,是多么伟大的一个称号,又是一个多么温馨的名字。她日日夜夜都在为孩子操劳,不辞辛苦。
然而,她那原本油亮乌黑的青丝,在十几年的沧桑岁月间,悄悄地冒出了一些刺眼的白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94364发。
妈妈的白发,是何时生的呢?这我不知道,我只是不小心,看到了妈妈憔悴的面容,和一些白如雪的发。
星期五放学后,我到家立刻扔下书包,滚到了床上,想好好放松一下。这时,妈妈进来了,我知道,她又来唠叨了,唠叨我的学习,唠叨我的生活。我很是不耐烦,不过,这大概是母亲爱女儿的一种“特征”吧。就在不经意间,我发现了妈妈头上闪着柔和光芒的白发,猛然回想起以前妈妈那头飘逸的黑发,那么温馨,那么美好。我有点苦涩地说:“妈妈,你有白头发了。”原本絮絮叨叨的妈妈,顿时安静了下来。
过了好一会儿,妈妈才牵强地笑道:“傻孩子,人活到这个年龄,白发是难免的。”话虽是这样说,可我还是明显感受到了她的黯然与无奈,岁月能饶过谁呢?我突然调皮地眨了眨眼睛:“妈妈,那就让我来帮你拔掉那些白发吧!”是的,拔掉妈妈的白发、苦恼,以及辛劳。
不等妈妈答应,我就开始拔了,为了避免妈妈的疼痛感,我小心翼翼的,我轻轻捏住一根白发,探到它的根部,然后慢慢拉出来。渐渐地,渐渐地,妈妈头上的白发少了许些,地上躺着的发丝越来越多了。我也看见了妈妈脸上挂起了恬静的笑容。
心蓦然一痛,妈妈的白发有一半是为我而生,它们凝聚着妈妈对我的爱啊!是那么的多。
我长大了,可妈妈却渐渐地老去了,青春的岁月让我成长,让我充满快乐和温馨。可无情的岁月却带走了妈妈的大好青春。以前,我总时时抱怨妈妈,抱怨她的唠叨,抱怨她的多管闲事……我惊恐地发现,唠叨中射出无限的爱。
岁月可以流逝,股票可以崩盘,企业可以破产,但母爱永远不会贬值。那点滴的真情,犹如桂花绽枝,优雅而馨香。
道是无情却有情
一
那是我蹒跚学步的时候。
有一次,我摔倒了。e69da5e6ba90e799bee5baa6338尽管摔得一点也不痛,但我哭的声音很大,也很伤心。一边哭着,一边把期待的目光投向妈妈,希望她过来搀扶我一下。
妈妈好象没有看见我似地,只是扔过来一句让人听起来冷冰冰的话——
“摔倒了自己爬起来!”
于是我从摔倒的地方爬了起来。
于是在跌跌撞撞、磕磕碰碰之中,我学会了走路。
二
那是我刚上小学的时候。
妈妈不知安得什么心,把我送到离家百里以外的一所寄宿制学校。去学校报到的那一天,我先是不肯去。后来还是顶不住,就缠着妈妈送我去学校。报到完毕,妈妈一拍屁股就要走人,我拉着妈妈的衣角不放。因为我才八岁,生活还不会自理呀!妈妈一狠心,将我的手分开,坐上车子走了。
转眼一个星期过去,我身上的衣服发出汗臭味,穿在身上别提有多难受了。我给妈妈打了电话,叫她星期天来接我回去,可妈妈说要加班。我说衣服脏了,妈妈说让我自己学着洗。
第一次洗衣服,那动作可真够笨的。肥皂也像不听话的孩子,老想从我手中溜走。尽管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洗得也不算干净,但洗过之后,却有一种成就感。
于是我学会了自己洗衣服。
于是我有了生活自理能力。
三
那是我上初中的时候。
还是在那所寄宿制学校。人长大了,用度也跟着长大。小学时妈妈给的每月三百块生活费也花不完,初中时就显得不够用了。这也难怪,人长大了,就要交朋友,要交朋友就得买个礼物送个祝贺什么的。现在市场上的东西特贵,花四五十块钱买的东西,送给朋友,人家未必看得上。
但我的生活费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还是维持在每月三百块的低水平上。同学们都说我抠门,室友们都说我小气。我于是给妈妈打电话,要求提高生活待遇。尽管我口水都快说干了,还是没说动妈妈。
于是只好委屈自己。
于是我养成了不乱花钱的习惯。
四
我要感谢我那“无情”的妈妈。
絮絮叨叨的母爱
提笔写下“感恩”两字,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的母亲。在我的记忆里,母亲只是一位平凡的人,她并不有多么伟大,她会哭,会笑,会唠叨,有时也会像一个小女孩似的陪我玩闹。但是我相信,那点点滴滴的爱都已经隐藏在这些琐碎的小事中。
e68a84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65不知是不是天下所有母亲的通病,我的母亲也会像其他母亲那样喜欢唠叨。当我回家晚了,母亲总会嚷嚷几句:“怎么这么迟才回家?去哪儿了呢!”当我没食欲吃不下饭了,母亲总会疑惑地摸摸我的头,轻轻说几句:“怎么才吃这么一点呢?是哪儿不舒服吗?”然后,她会夹我最喜欢的菜放到我的碗里。当我成绩下降了,母亲总会皱皱眉,唠叨几句:“怎么这样子了呢!上次考得多好呀!这次考得不理想,要好好反省努力了。”然后就会坐在我身边,陪我一起分析错题。……
有时我也会顶撞几句,可是过不了多久,我又会像只小麻雀似的围在母亲的身边叽叽喳喳地说东说西。然后母亲总爱笑着摸摸我的头,好气地说:“你呀,刚才不是说不和我好了吗?”我总会无赖地笑笑,然后继续和母亲谈天论地。我知道,那些絮絮叨叨的话,是世界上最温暖的话语。
母亲给我留下的记忆,不仅仅是絮叨的话,更多的还是欢乐和温馨。
儿时的记忆里,母亲总会陪我玩小鬼捉人的游戏。用母亲亲手织的小毛巾蒙住眼睛,在黑暗的世界里摸索着,黑暗使年幼的我感到恐惧,耳边杂乱的声音使我忍不住嚎啕大哭。那时,母亲会走过来,轻轻地抱着我说:“我们从来不会离开你,我们会永远在你身边的。别怕,宝贝。”母亲的怀抱总是那么温暖,一直暖到人心。等我不哭了,我又会抱住妈妈大声叫道:“我捉住你啦!”然后一个人笑得人仰马翻,完全忘记了刚才的恐惧。母亲看着我,笑了。
到了小学的时候,母亲就不再和我一起玩小鬼捉人的游戏。上学的时候,母亲会拉着我的小手领我走到学校。她总会轻轻对我说:“希望今天又是快乐的一天。”她站在校门口,一直看着我走进教学楼,然后挥手说“再见”。下午放学时,一出校门,就能看见母亲站在树下等我。我冲过去,笑着抱住妈妈。母亲拉起我的小手,和我一起回家。路上,我总爱摇着母亲的手,和她说着今天发生的趣事。而母亲也极其感兴趣地听着,有时甚至会跟我一起大声地笑着。
再大一点时,母亲不再每天来接我。但是回到家时,总能看见母亲在厨房里忙忙碌碌的身影,随着香气扑鼻的热气,母亲会探出头来,笑着对我说:“回来啦!”到了夜深人静时,母亲又会悄悄地打开我房间的门,给正在学习的我端上,或是一碗可口的水果或是一杯热腾腾的牛奶。然后坐在我身边静静地陪着我到完成作业。
……
关于母亲的记忆太多太多,我说一辈子也说不完。记得在一本绘本里看到过这样一段话:
我相信,即使走得再远,我也会回家。
我相信,妈妈总能知道我干的坏事。
我相信,妈妈的唠叨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温暖。
即使家再平凡陈旧,即使生活再琐碎杂乱,我也相信,那些絮絮叨叨的爱,才是我最大的幸福。所以,我要用我的文字记录下,来感恩我这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