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成语大世界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荆门成语大世界 > 成语大全 > 人生八苦和七情六欲是什么?-人生八苦和七情六欲是什么?

人生八苦和七情六欲是什么?-人生八苦和七情六欲是什么?

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所谓七情,即七种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六欲即六种欲望:求生欲、舒适欲、爱恨欲、优越欲、求知欲、表达欲。人的所有情绪都可归纳为以上七情。


所有欲望都可归纳为以上六欲。七情中的喜指快乐、愉悦。怒指气贲、发怒。忧指烦恼、忧愁。思指挂念、想念。悲指伤心、痛苦。恐指害怕、恐惧。惊指惊讶、吃惊。

人的情诸可受外界影响而变化也可同时具有两种以上的情绪。所以人要把握自己的情绪,不要让情绪控制了自己,以至于迷失了自己。六欲中的求生欲指生存下来的欲望,是种活着真好的感觉。

舒适欲指让自身感触到舒服的欲望,像无疾病、无疼痛、无疲倦等。爱恨欲指根据自己内心的喜好和厌恶作出对人和事进行判别爱恨程度的欲望。优越欲指在好胜心理下显示自己的优越感和权威感,使别人服从自己的欲望。


求知欲指想要了解许多事物的好奇心的欲望。表达欲指想获得他人认同的欲望。所以说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是修行路上最大的跘脚石。所谓七情,喜、怒、哀、惧、悲、恐、惊。从科学角度解释,七情就是人类的七种情绪。

而从宗教的角度来解释,可理解为人的七魄。有这样一种说法,人有三魂七魄,三魂分别是、天魂、地魂、人魂。天魂代表灵智、也可以解释为灵性,这是上天赐予人类的一条灵魂、万物生灵,只有拥有了灵性,才可以学习和思考。地魂代表本源,是三魂中的本源灵魂,相当于活人体内的元气。人魂代表情绪,也就是所谓的七魄。


而人们常说的“失魂落魄”,其实按照宗教的角度解释,就是失去了人魂,也就是七魄。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七情也正好应对人体的七窍。所谓的七窍,便是人体的、目、口、鼻、耳。在外的感情都是e68a84e8a2ad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31从七窍进去人心的,所以人们常说情丝多烦恼。




人生在世是不能脱属的,都会有七情六欲的,意思就是谁也不是绝对完人

佛教云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一、生苦:生之苦,人多不复记忆,事实上,十月胎狱之苦,且不必说,即出生之际,一个六磅八磅重的婴儿,通过狭窄的生门,这痛苦已非言语所可形容。脱离母体之后,为外界灼热或寒冷的空气所剌激,被接生者巨大的手掌抓来提去,这对婴儿细嫩的肌肤而言,其痛苦较皮鞭抽体尤有过之。婴儿出生后呱呱大哭,实是肉体上的痛苦所引起的。

二、老苦:唐人诗云:“公道人间惟白发,贵人头上不会饶。”老,是任何人无以避免的。韩愈祭十二郎文云:“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四十如此,未免早衰。但即使天赋过人,或摄生有术,到了七十岁八十岁,上述现象总会发生。又何况一般人在苦苦奔波了数十年之后,除了生理机能衰退外,因过去劳苦积累而贻留的腰酸背痛风湿胃病等等,都是使人难以忍受的痛苦,至于衰老对于女人,则更为残酷,因为除了生理的痛苦外,女人更有着青春消逝的心理的痛苦。由明眉皓齿,倾城倾国而鸡皮鹤发,老态龙钟,固然使人感慨,但谁又能逃出这个老的公例?

三、病苦:人自呱呱堕地之日起,就与病结下不解之缘。少年的病如天花麻疹,中年的病如胃溃疡肺结核,老年的病如高血压心脏病,也许有人说,科学进步,新药日出,只要有钱,何愁治不好病?其实不然,特效药固然层出不穷,新的疾病也日有所见,如小儿麻痹症,癌症,在近年来日渐增多。进一步说,即是药物能治愈身体上的疾患,但由于社会竞争剧烈而致精神紧张憔虑所引起的神经衰弱,精神分裂,妄想狂,躁郁狂等心理上的疾病,又岂是药石所能奏效的?

本来四大假合之身,难免有寒热失调的时候,病了,就要躺在病榻上挨受痛患,短时间还好受,倘长年缠绵病榻,日与药物为伍,这种痛苦,岂可言喻?

四、死苦:一部钢铁铸成的机器,其寿命也不过由数年到数十年,一个血肉之躯的人,到底能支持多久?秦皇汉武求长生之药,只留下千古笑柄。盖宇宙万象,生住异灭,周而复始。有生就有死,有成就有坏,法尔如是,安有例外?佛经上说,非想非非想天,寿长八万四千大劫,但报终仍当堕落,不出六道轮回。

既然如此,则死之于人,也就不足为异了!无奈“壮志未酬身先死”,每一个死者都有他尚末完成的壮志,因之世界就有多少死不瞑目之人,同时死前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四大分离,呼吸困难,心里有千言万语,一句也说不出来。这时娇姿稚子,环绕榻前,生死离别,凄惨无比,尤以将死未死之际,这一生所作所为,善善恶恶,一一自脑海映过。对于那些善的,无愧于心的,会感到欣慰宁静,但对那些恶的,有背天理良心的,将会感到懊悔,痛苦和恐怖。这时因痛苦恐怖而感召地狱相见,神识受业力牵引,堕入恶道,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人之痛苦,尚有甚于此者乎?

五、爱别离苦:语云:“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生死离别,人间惨事,青春丧偶,中年丧子,固然悲痛万分,即使不是死别,或为谋求衣食,或因迫于形势,与相亲相爱的人生离,也将感到痛苦。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亲如父子,近如夫妇,亦难得终身相守,又何况其他呢?万法无常,爱别离之苦,是谁也无可避免的。

六、怨憎会苦:和爱别离苦相对的,是怨憎会苦。意气相投的朋友,海誓山盟的爱人,恩爱情深的夫妻,或膝下承欢的子女,或生离,或死别,一切不能自主。但相反的,那些面目可憎,语言乏味;或利害冲突,两不相容的人,偏又聚会在一起。像这些可厌可憎的人,能够终身不见,岂不眼前清净?无奈社会上人事问题,繁杂万端,“不是怨家不聚头”,在某些形势下,愈是互相怨憎的人,愈被安排在一起,如影随形,好像再也没有分散的时间,这岂不是令人苦恼万分?

七、求不得苦:想获得某一件东西,经济力量达不到;想谋求某一个位置,僧多粥少谋不到。甲男爱上了乙女,乙女却属意于丙男。自己的志趣是做计算机行业精英,但为了吃饭却不得不委曲在网吧做侍应生。这些都是求不得苦。莫说求不得,即使第一个愿望求得,第二个愿望又立即生出来。山谷易满,人欲难平,谁会感觉到自己一切都满足了呢?不满足,即有所求,求而不得,岂不苦恼?

八、五阴炽盛苦:五阴即是五蕴,五阴集聚成身,如火炽燃,前七苦皆由此而生。色阴炽盛,四大不调,而有疾病之苦。受阴炽盛,领纳分别,使诸苦转本加极:想阴炽盛,想相追求,而有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诸苦。行阴炽盛,起造诸业,又为后来得报之因,且因行而迁流不停,而有老衰之苦。识阴炽盛,起惑造业,三世流转,而有生死之苦。

佛教中有时又把苦分为苦苦、坏苦、行苦的三类。
苦苦:是我们生活中感受到的痛苦,佛经中既使没有指出,我们也是认为是
苦的,这有生理上引起的出生的痛苦、衰老的痛苦、病变的痛苦、死亡的痛苦;
由社会环境引起的爱别离苦:即亲爱的人不能厮守在一起;求不得苦:是所求不
能如愿;怨憎会苦:是怨家路窄,低头不见抬头见。以及五蕴炽盛苦:即五蕴身
心不平衡的痛苦。

坏苦:是指我们通常快乐的感受。以佛法的智慧来看,我们所谓的快乐受并
非真正的快乐,其实质也是痛苦的。例如我们饥饿时想吃,吃饱了就觉得快乐,
但如果继续吃下去,还会觉得快乐吗?身体脏了,洗澡觉得快乐,但长时间在水
里泡着觉得快乐吗?无聊时看电视觉得快乐,但没日没夜的看下去觉得快乐吗?
由此可见我们的所谓快乐,是因为我们有了某种欲望之后,通过外境的刺激得到
满足心理上出现暂时的平衡,于是我们觉得快乐,然而吃饭的实质并非快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36乐,倘
若吃饭的实质是快乐的话,无论吃多少都应该觉得快乐,然而事实不然,当我们
带着强烈的欲望吃馒头时,吃一个、两个、三个感到快乐,吃到四个、五个、六
个时,你会发现此时已由原来的快乐转变为痛苦了。吃饭是这样,世间上一切通
过欲望得到的快乐莫不如此,因为这种乐受能变坏,因此称为坏苦。

行苦:行,是迁流变化义。世间一切都是无常变化,这乃是宇宙人生之规律。
但世人不识这种规律,追求永恒:希望身体永恒、家庭永恒、婚姻永恒、事业永
恒、人际关系永恒、爱情永恒,事实上世间没有一样永恒的东西,世事无常,美
好的事物往往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由于我们的认识与世间的事实——行,相
违背,因而就有了行苦。

何谓七情?《礼记-礼运》说:“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可见,情是喜怒哀乐的情感表现或心理活动,而欲是七情之一。奇怪的是,佛教的“七情”竟与儒家的“七情”大同小异,指的是“喜、怒、忧、惧、爱、憎、欲”七种情愫,把欲也放在七情之末。中医理论稍有变化,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这七种情志激动过度,就可能导致阴阳失调、气血不周而引发各种疾病,令人深思的是,中医学不把“欲”列入七情之中。

那么,什么是六欲呢?《吕氏春秋-贵生》首先提出六欲的概念:“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者。”那么六欲到底是什么东西?东汉哲人高诱对此作了注释:“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可见六欲是泛指人的生理需求或欲望。人要生存,生怕死亡,要活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于是嘴要吃,舌要尝,眼要观,耳要听,鼻要闻,这些欲望与生俱来,不用人教就会。后来有人把这概括为“见欲、听欲、香欲、味欲、触欲、意欲”六欲。但佛家的《大智度论》的说法与此相去甚远,认为六欲是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基本上把“六欲”定位于俗人对异性天生的六种欲望,也就是现代人常说的“情欲”。

现代人似乎更喜欢笼统地提“七情六欲”,而不把七情六欲作具体的区分。有一首流行歌曲,歌名就叫“七情六欲”,歌词记不太清楚了,但有几句印象很深,说什么“醉了吧反正清醒更断肠”,“陪你走过一段七情六欲全都品尝/爱你的苦不要你扛泪不要你挡/七情六欲打翻/笑着哭哭着笑去想你的模样;……”具体哪七情六欲歌者虽然没有说清楚,但却把现代青年失恋后醉生梦死的心态和感觉唱得淋漓尽致、死去活来了。

说到这里,情与欲似乎已经得到了统一。也就是说,情与欲是不能分开的,没有情哪来的欲?没有欲又哪来的情?没有情,没有欲,六根清净,四大皆空,不食人间烟火,没有儿女情长,没有悲欢离合,这样的人不是尼姑、和尚,就是神仙、鬼怪了。

由此观之,七情六欲是人类基本的生理要求和心理动态,是人性基础的基础,是人人皆有的本性,也是人间生活的最基本色调。但人与人并不一样,七情六欲的表现也就有五花八门,正所谓七情六欲人人有,千差万别各不同。正因为如此,如何表现人的七情六欲,就成了文学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和气象万千的话题。

然而情毕竟不等于欲,在现代汉语概念里,情与欲还不完全是一回事。情主要是指人的情感表现,属于人的心理活动范畴;而欲主要是指人的生存和享受的需要,属于生理活动的范畴。有一句谚语说:情太切伤心,欲太烈伤身,说明情与欲分别属于“心”与“身”两个联系密切但又不同的领域。其次,情与欲互动互补,相辅相成,情可以生欲,欲也可以生情;欲的满足需要感情的投入,而情的愉悦也有赖于欲的满足。但如果非要对情与欲排个坐次,分个先后,不妨展开一场辩论,那么正方和反方恐怕都可以振振有辞,说得头头是道,讨论起来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热闹而有趣。不信你去问热恋中的青年男女,他们虽说身临其境,但肯定很难说清楚情与欲到底是怎么个关系。文学艺术作品如果无情无欲,恐怕就不成其文学艺术了,但如果你想从文学艺术作品中找答案,可能就更扑朔迷离,云遮雾障,稀里糊涂了。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标签导航

“五体投地”现在形容极端佩服,它出于佛教典籍,“五体”是指哪... 佩服的五体投地是什么意思?”5个人的身体都倒在地上? 很多人夸耀别人都说,佩服得五体投地五体分别指的什么? 五体投地中的“五体”指什么? 形容装饰的成语有哪些? 装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假装”的成语有哪些? 带装成语有哪些 人生八苦和七情六欲是什么? 人生五毒与七情六欲什么关系 人生中七情六欲是什么意思? 古人认为人有“七情六欲”,何谓七情、六欲? 形容清风的词语 形容清风的成语 关于清风的''词语 描写清风的词语有哪些? 怎样才能把抑郁症治好 怎样才能彻底治好我的抑郁症 怎样才能治好抑郁症, 我要怎样才能治好我的抑郁症 《哀江南赋》的作者是﹖ 哀江南赋全文 哀江南赋全文注释,译文 求庾信《哀江南赋序》原文以及翻译 秋高气爽 云淡风轻 下一句怎么接 “秋之韵”的下一句是什么? 秋高气爽秋意浓,下一句怎么对联? 云淡风轻什么意思? 谁知道清朝十帝是那几位? 清朝的10位皇帝是哪些 请教:清朝的十位皇帝名字分别叫什么? 清代的十位皇帝是哪几位 《阴差阳错》txt全集下载 《阴差阳错》王小乐小说txt全集免费下载 《《阴差阳错之我是马文才(GL)》醉东风》txt全集下载 《瓶邪——阴差阳错》小宅子小说txt全集免费下载 整能组什么四字词语 “炒”能组什么四字成语? 炒能组什么四字成语 炒四字组词 用“公”字组词 道路以目的造句 用道路以目造句 用燕雀处堂怎么造句,10条用“燕雀处堂”造句 造句 照样子写出表示声音的词语:叽叽喳喳 絮絮叨叨类似的词语 絮絮叨叨的成语 描写声音嘈杂的词语有哪些 形容雪景美丽的成语 形容雪景优美的成语 形容雪景美的成语 形容雪景很美的成语 带有扔的四字成语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