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浩浩荡荡”的“荡”意思是水奔突涌流貌。
浩浩荡荡,读音hào hào dàng dàng,汉语成语,释义为原形容人多,声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出自《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有咨。”白话文:“滔滔洪水正在分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百姓有咨询。”
扩展资料:
成语解析:
【示例】:一时只见宁府大殡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从北而至。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四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流或水流等
【近义词解析】
大张旗鼓
1、解释:张:陈设,展示;旗鼓:旗帜和战鼓。形容进攻的声势和规模很大。也形容群众活动声势和规模很大。
2、出自:清·张春帆《宦海》第九回:“李参戎带著这些人陆续出了镇南关,便大张旗鼓,排齐队伍,浩浩荡荡的向前进发。”
3、示例:至于那一部小说,本来当属于古董之部,若要大张旗鼓,颂为二十世纪的新作品,则小子不敏,实不敢也。 ——鲁迅《书信集·致胡适》
4、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集体活动
【反义词解析】
风平浪静
1、解释:指没有风浪。比喻平静无e68a84e8a2ad7a64339事。
2、出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七:“僧问:‘风恬浪静时如何?’师曰:‘吹倒南墙。’”
白话文:“僧问:‘风静浪静时如何?’老师说:‘吹倒南墙。’”
3、示例:有孩儿在这里,不要怕他,包管风平浪静。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
4、语法:联合式;作定语、补语、谓语;比喻事情平息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浩浩荡荡
百度百科-大张旗鼓
百度百科-风平浪静
两者读音不一样,而意思是一样
1)浩浩汤汤
hào hào shāng shāng
犹浩浩荡荡。指水势壮阔的样子。汤汤,水大的样子。
【出处】宋7a64e4b893e5b19e364 范仲淹 《岳阳楼记》:“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宋 苏轼 《又次前韵赠贾耘老》:“ 具区 吞灭三州界,浩浩汤汤纳千派。”
2)浩浩荡荡
hào hào dàng dàng
水势壮阔貌。后多形容气势雄壮,规模巨大。
【出自】:《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扩展资料
《黄鹤楼送别》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
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李大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一时只见宁府大殡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从北而至。◎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四回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公孙枝将左军,公子絷将左军,共车四百乘,浩浩荡荡,杀奔晋国来。”
《水浒传》第五五回:“马步三军人等,浩浩荡荡,杀奔梁山泊来。”
郭沫若《脱离蒋介石以后》三:“章江也浩浩荡荡地涨满了一江春水。”
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郑和远航》(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1课)
诗句:五代徐纶《阳城龙泉院记》:“浩浩荡荡,徧十万而包大千。”
郑和的船队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我们的队伍浩浩荡荡,向黄河边进发。
浩浩荡荡不可以形容书百。
浩浩荡荡的释义
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 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度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拼音]
hào hào dàng dàng
[出处]
宋·范仲淹内《岳阳楼记》:“浩浩荡荡;横无边涯。”
[例句容]
长江的水浩浩荡荡地向东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