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七嘴八舌、喋喋不休、众说纷纭
1、七嘴八舌
【解释】:形容人多口杂。
【出自】:清·袁枚《牍外余言》:“故晋大夫七嘴八舌,冷讥热嘲,皆由于心之大公也。”
【译文】:所以晋国的大夫七嘴八舌,热嘲冷讥,都取决于心里的想法。
2、喋喋不休
【解释】:喋喋:形容说话多;休:停止。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
【出自】:班固·汉《汉书·张释之传》:“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效此啬夫喋喋利口捷给哉!”
【译文】:周勃、东阳侯称为长辈,这两个人说的事情并不能出口,怎么证明这个啬夫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
3、众说纷纭
【解释】:纷纭:多而姑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纤》:“君无二心,妾岂不知?但众口纷纭,恐不免秋扇之捐。”
【译文】:君主没有二心,我怎么会不知道?但众人议论纷纷,恐怕免不了秋天的扇子的损失。
扩展资料
七嘴八舌、喋喋不休、众说纷纭的反义词:
一、语重心沉 [ yǔ zhòng xīn chén ]
【解释】:言辞恳切,心情沉重。
【出自】:康濯《东方红》第五章二:“孟老汉可又自自然然地一忽晃火气全消,甚至还进一步责备自己似的,哑默了半天,才又脑袋一抬,愣着两只深窝大眼,语重心沉地说。”
二、言简意赅 [ yán jiǎn yì gāi ]
【解释】:赅:完备。话不多,但意思都有了。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
【出自】: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言简理尽;遂成王言。”
【译文】:话不多,但是道理都在里e68a84e8a2ad7a686964616f330面了,所以才成为至高无上的名言。
滔滔不绝 [tāo tāo bù jué]
生词copy本
基本释义
滔滔:形容流水不断。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出 处
五代后周·王仁裕《开百元天宝遗事·走丸之度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滔滔不绝”出自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张九龄善于交谈辩论,每当与宾客讨论问题时,话很多,说起来没完没了。)
滔滔:形容流水不断。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完没了。
“滔滔不绝”的小故事:
晋朝时,有一位大学问家,名叫郭象,字子玄。
他在年轻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很有才学的人。尤其是他对于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一些现象,都能留心观察,然后再冷静地去思考其中的道理。因此,他的知识十分渊博,对于事情也常常能有独到的见解。后来,他又潜心研究老子和庄子的学说,并且对他们的学说有深刻的理解。
过了些年,朝廷一再派人来请他。他实在推辞不掉,只得答应了,到朝中做了黄门待郎。到了京城,由于他的知识很丰富,所以无论对什么事情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再加上他的口才很好,又非常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每当人们听他谈论时,都觉得津津有味。
当时有一位太尉王衍,十分欣赏郭象的口才,他常常在别人面前赞7a64e78988e69d83362扬郭象说:“听郭象说话,就好象一条倒悬起来的河流,滔滔不绝地往下灌注,永远没有枯竭的时候。”郭象的辩才,由此可知。
扩展资料:
近义词:口若悬河
1、口若悬河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kǒu ruò xuán hé,意思是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像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辩,说起话来没完没了。
2、出自《金瓶梅词话》第三三回:“﹝ 韩道国 ﹞但遇着人,或坐或立,口若悬河,滔滔不绝。”(韩道国只要遇见人,不论坐着还是站着,说起话来没完没了。)
3、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中性词。
滔滔不绝有成语故事。
【成语】: 滔滔不绝
【拼音】: tāo tāo bù jué
【解释】: 滔滔:形百容流水不断。象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出处】: 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度,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举例造句】: 斡离不得汪豹献了李刘隘口,无人阻当,滔滔不绝,把十万大兵尽数渡了黄河。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知回
【拼音代码】:道 ttbj
【近义词】: 源源不断
【反义词】: 张口结舌、哑口无言
【歇后语】: 黄河决了口;水库开了闸
【灯谜】: 浩浩荡荡
【用法】: 作状语、定语;形容话多
【故事】: 唐朝时期,中书侍郎张九龄负责吏部选拔人才,他主张不循资格用人,设十道采访使,受专到皇帝的赞许。他不但能很好地协助皇帝处理政务,而且是有才的诗人。他能言善辩,每当谈论经书时总是滔滔属不绝,像下阪走丸一样毫无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