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乌苏里江里住着一个龙王,龙王生了一个女儿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37,女儿长到十八岁时龙王就忙着给女儿找婆家。这龙王的女儿有个志愿,就是愿意嫁给世上的凡人做妻子,但是这个凡人必须是一个武艺高强、能吃苦、肯帮助别人的英雄。龙女还要求父亲亲自到世上去为自己挑选。龙王只生了这么一个宝贝女儿,就只得答应了。龙王临行时对女儿说:“我到三千里地以外的地方去选,只要是拿着我的一封信,站在珍宝岛上对着大江喊三声:‘谁来接信’,那就是选的人”。女儿一听很高兴,她想:能走三千里地为别人送信,那肯定是一个能吃苦、肯助人的英雄。父女俩商量好,龙王就变作一个白胡子老头出发了。
龙王走了许多名都大镇,见过许许多多的武艺高强英雄,但是,没有一个人肯跑三千多里为他送一封信。这一天傍晚,龙王来到了肃慎国的国都,刚在旅店住下,就听见街上大喊“杀呀!”“抓住他!”龙王走出店一看,前面有一个骑白马的小伙子,慌慌张张地往城门那儿逃,后边有好几十人,拿着兵器追赶。追着追着,小伙子的白马中箭倒了,小伙子撒腿就往城门跑去。可是跑到城门跟前一看,傻眼了,原来城门关得紧紧的,怎么推也推不开。这时,后面的追兵就要到了。不知为什么,龙王动了怜悯之心,使了法术,城门一下子开了,小伙子逃了出去。追赶的人马,这时也到了城门前。这些兵马刚想冲出城,没想到,城门又关上了。无论他们怎样推,怎样撞,那又大又厚的铁门,楞是纹丝不动。这帮人马足足折腾到天亮,才把城门弄开。当然,那小伙子一夜之间,早已跑得无影无踪了。
龙王回到旅店一打听,才弄明白,原来是这么回事。这肃慎国国王有两个儿子。老大忠厚老实,武艺高强,有治国安邦的韬略。老二为人奸诈,吃喝玩乐,好事一件也不肯做。老二看到哥哥比自己能,又可以继承王位,就很嫉妒,经常到父王那去说哥哥的坏话。开始,肃慎王还不相信,一来二去,时间长了,就有些半信半疑了。这一天,老二买通王宫里的管衣服的宫女,宫女把肃慎王经常穿的一件长袍挂在院子里晒。老二带着弓箭,跑去找老大,把老大叫到晒衣服的地方,对老大说:“父王把一件袍子赏给了咱们俩,让咱们俩个比射箭,谁要能把袍子射下来,袍子就归谁。”宫女也在一旁证实,说确实是这样。老大一听就说:“那就请二弟先射!”老二急忙说:“不行不行!你是兄长,理应你先试射!”老大一看就说:“那也行。我要是射不下来,二弟再射。我要是射下来,袍子还是归二弟,你看行不行?”老二连声说:“行行行,你快射吧。”老大弯弓搭箭,一箭正好把袍子射下来了。老二一看,一手把袍子拿在手里,一手抓住老大,变了脸:“好啊,你竟敢私自射父王的袍子,你这不是想置父亲于死地吗?”走,宫女当证人,咱们去见父王。”三个人来到了王宫。老大虽然一再说明经过,但无奈老二有人证物证。肃慎王一气之下,命令将老大处死。老二一看目的达到了,就请求亲自监斩,肃慎王同意了。在押往法场的路上,老大挣断了绳子,将一个士兵推下马去,跨上那匹马就逃。结果,在龙王的帮助下,竟然逃走了。
龙王一听这经过,心里暗自高兴。第二天,龙王来到一片松树林里,变作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挖参人,在一棵松树下背靠树坐着,嘴里不断地喘着粗气,装作病得很严重的样子。一会儿,肃慎王的大儿子走过来了。走到老头儿跟前,看到老头病得直叫唤,就想照顾老头儿一下。老头从兜里掏出一封信有气无力地对他说:“我是从乌苏里江来的,出来挖人参已经好几年了,现在又得了病。我家中只有老妻和一个女儿,这几年也不知道她们怎么样了,你能不能把这封信给我送回去?”老大一想:从这儿到乌苏里江,少说也有三千里。带着这老头儿走,显然是不可能的。也罢,我就帮帮他吧。想到这儿,他伸手接过信,问:“你女儿住在什么地方?叫什么名字?”老头说:“你找到珍宝岛,站在岛上对着大江喊三声:‘谁来接信’?自然就有人来取信。”老大说:“你老人家放心吧,我保证把信送到。”说完,把信揣在怀里就走了。
乌苏里江一带,也是肃慎国的国土,那里的头领每隔三年,就要到王宫来述职进贡一次。老大只知道那地方很远,但究竟在哪里,他也说不清楚,他一边打听一边走,渴了喝山泉,饿了吃松籽、蘑菇,整整走了三十天,终于来到了乌苏里江边。他顺着大江,又整整走了三天三夜,就看见了珍宝岛。那个岛上长满了柳树,当时正是盛夏季节,一片翠绿。绿岛浮在白花花的江水里,真象一颗绿色的珍珠。
老大登上珍宝岛,刚想对着大江喊“谁来接信”,就见江水不停地翻滚,水中冒出一个白衣女子,手持两把银光闪闪的利剑,向着空中冲去。老大抬头一看,吓了一跳,原来空中有一个五大三粗的黑脸大汉,正对着那女子嘻皮笑脸地不知说着什么。老大听了一会儿,才弄明白,原来这黑脸大汉是来向这白衣女子求婚的。白衣女子不同意,两人说着说着就吵了起来,最后动手打了起来。打着打着,眼看那白衣女子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老大灵机一动:我何不助一助这女子?弯弓搭箭,一箭射去,正中黑脸大汉的右手,只听“轰隆隆”一声巨响,那黑脸大汉刹时变作一条巨大的黑龙,向北飞去,顷刻间,便无影无踪了。
那白衣女子登上珍宝岛,站在老大跟前,施了一个礼说:“你就是给我送信来的吧?”老大赶紧从怀里掏出信,郑重地交给了那女子,又对女子叙说了遇见她父亲的经过。那白衣女子笑着说:“我都知道了,请到我家坐一会吧。”那女子就往江中走去。江水立刻闪出一条旱路,老大紧紧地跟着,来到了龙宫。老大见到龙王,才弄明白,原来龙王让他捎信,是为了考验他。接着又告诉老大,刚才来的那条龙,是住在黑龙江里的龙王的儿子,多次来找女儿纠缠,女儿就是不同意。当天,老大就和龙女结了婚。
婚后,龙王对女婿说:“你一时半刻还不能回家。这乌苏里江一带,也需要加强管理,我在珍宝岛对面的江东岸上,给你造一座宫殿,你们两口住进去,替你父亲把这一带好好管起来,你看怎么样?”女婿同意了。于是龙王按照肃慎王宫的样式,给女婿、女儿造了宫殿和宫殿前门。女婿和女儿搬了进去。女婿把这一带管理得井井有条,也按期派人去给父王进贡,但是,因二弟在朝,他不敢去述职。当地居民都很拥护老大的领导,都称他为王子。当地老百姓,把王子住的宫殿叫金銮殿,把宫殿前门叫午朝门。
再说肃慎王自从大儿子逃走以后,慢慢地弄清了事情的真象,对二儿子非常不满意,想杀掉他,又怕在儿子死了,王位无人继承。后来见到大儿子派人来进贡,非常高兴,当即就封大儿子为乌苏里江王。二儿子一看父王改变了态度,心想:只要哥哥不死,看来这王位很难轮到我继承,就心生一计,对父亲说:“父王,上次的事全是我不好。我想跟随哥哥的使臣到乌苏里江那儿走一趟,一是向哥哥承认错误,请求哥哥处罚我;二是请哥哥回来,让他好好向您学习,将来好继承王位。”肃慎王一听,很高兴,就派老二跟着乌苏里王的使臣出发了。
一行人晓行夜住,来到了乌苏里江。见到了哥哥,假惺惺地承认了一番错误,要请哥哥嫂子处罚他。哥哥为人宽厚,饶恕了弟弟。弟弟又要请哥哥回去,哥哥对弟弟的来意还不十分清楚,就问:“二弟,你请我回去是真心还是假意?”老二说:“我是一片真心。”老大说:“那好,我们按照肃慎人的习惯,喝血酒,对天盟誓。”老二说:“行。”一会儿工夫,香烛纸马供品都摆好了,老大老二每人用刀割破自己的手臂,让血流在酒里,俩人端起酒碗,老二说:“我对哥哥若有半点虚情假意,立刻葬身于大山之中,皇天后土,实所共鉴。”说完,俩人就把血酒喝了。盟完誓,哥哥也就不再怀疑弟弟了。
当天晚上,全家人都睡着以后,老二偷偷地起来了。手握利剑,悄悄地溜进哥哥的卧室,把哥哥嫂子都杀害了。老二一看哥哥嫂子都死了,把剑往地下一扔,狂笑着喊到:“这回王位该属于我了!”
老二擦擦手上的血,就想趁天还没亮,赶紧逃走,可是,他的脚还没迈出宫殿的门口,只听晴天响起霹雳轰隆一声,金銮殿和午朝门变成了两座大山,老二这个丧尽天良的坏蛋应了誓言,永远被压在了大山底下。
从那以后,人们就把珍宝岛对面,乌苏里江东岸的两座山,一座叫做金銮殿,一座叫做午朝门。据当地老百姓说,乌苏里王和他的王后,他们仍然住在金銮殿和午朝门里,保佑着当地的居民。老百姓有什么事,一去烧香求愿,非常灵验。有时,人们看见乌苏里王夫妻,驾着白云,出现在金銮殿、午朝门一带。后来,俄国鬼子占领了乌苏进而江以东的土地后,再也没有人看到过乌苏里王夫妇出现。
雍正经历了九位阿哥争夺皇位,深知储君之位的重要性,他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们也经历如此残酷的争斗抄,于是,在他登基后不久就命人写了两份遗诏,一份自己保管,另一份就放在正大光明匾的后zhidao面,等自己死后拿出宣读以召告天下~
永不加赋
太和殿“建极绥猷”匾,为乾隆御笔。中复和殿“允执厥中”匾,为乾隆御笔。保和殿“皇建有极”匾,为乾隆御笔。乾清宫“正大光明”匾,为顺治御笔。
正大光明,是一个成语。出自宋代大家朱熹的《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八·答周益公》:意指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乾清宫正殿高悬着由清代顺治皇帝御笔亲书的“正大光明”匾,由于它特殊的历史意义和近年来影视作品的不断渲染,制几成清王朝的一大标志。
乾清宫正殿高悬着由清代顺治皇帝御笔亲书的“正大光明”匾,这个匾的背后藏有决定太子命运的“建储匣”。
在当时,皇子之间夺取皇位的明争暗斗相当激烈。为了缓和这种矛盾,自雍正朝开始采取秘密建储的办法,即皇帝生前不公开立皇太子,而知秘密写出所选皇位继承人的文书,一式二份,一份放在皇帝身边;一份封在“建储匣”道内,放到“正大光明”匾的背后。皇帝死后,由顾命大臣共同取下“建储匣”,和皇帝秘藏在身边的一份对照验看,经核实后宣布皇位的继承人。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帝,都是按此制度登上宝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