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1、烧香:正月初一 灵隐、吴山各庙均有庙会。杭人有年初一烧头香之习,二月十九天竺观音庙会,俗传二月十九,为观音诞辰日。
2、求签:杭州多寺庙,庙庙有签书,民间盛行求签占卜。凡是有求财、谋事、问病、求子、求学、求婚姻、求寿和消灾免祸,无不到寺庙求签,以求预知吉凶、祸福。
3、腌咸菜:大叶伽菜,白菜,洗干净后沥干水,放缸里一层盐一层菜,用石头压牢,过几天就可以取出来吃。
4、腊八分粥:十二月初八天不亮各寺庙门口总会见排了满满的人龙,讨个彩头,吃一点释迦牟尼得道前吃过的腊八粥。
5、剪窗花,贴门联:过年过节前会剪一些喜气洋洋的,寓意吉祥的窗花贴贴。
6、看花灯,吃元宵:花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61灯样式很多,猜灯谜拿奖。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杭州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为16.2℃,1月平均极端最低气温为-8.6℃,7月平均极端最高气温为39.9℃。年平均降水量约1500毫米。6月中旬左右为杭州的梅雨季节,俗称黄梅天,雨量多而集中且潮湿闷热,大约会持续20天左右。
杭州有5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富春江国家森林公园、午潮山国家森林公园和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2个国家生态自然保护区:天目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和清凉峰国家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旅游度假区: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民风民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杭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烧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花灯
浙江各地,中秋节看得很重,各地的风俗大同小异。 在杭州,这天晚上都要祭月,祭品为月饼、柿子、等时令食品。祀月是在天井中搭台、设案、点起香。有伴唱文书的,说唱古今书籍,编成七字句,一人弹弦而唱之。
苏杭一带把正月初三作为“小年夜“的习俗,这一天不能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这天每户接灶神,凡宅旁有井之家,早晨备香火,素菜供奉于井栏旁,并将除夕在井栏上新贴的红纸封条揭去,名曰:“开井”。
新年初五,杭州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35的一般居民家家户户购买“寸金糠”供祖宗,讨个“日进寸金”的吉利。 杭州先民一般都要用胡桃、松子、莲子、枣子、芡实、桂圆和荔枝做成腊八粥,并馈赠亲友,这是杭州人过年的前奏。这碗粥起源于南宋寺庙,原本为僧家斋供用品,称之为“七宝五味粥”。
大年初一,杭州先民开门头一件事就是放炮杖,俗称开门炮,张帖“开门大吉”,然后拜天地神马,拜家堂,拜灶司,拜祖先神像,再然后按辈分家人行拜年礼。一方水土酿就一方习俗。老杭州的过年习俗,反映了杭州人随缘、达观、仗义、机敏、幽默以及热爱生活、知书识礼、乐趣自取的一方民风,这实在是杭州人的福气。
扩展资料:
桂花是杭州市的市花。目前,杭州与咸宁、苏州、桂林、合肥已成为我国五大桂花产区。杭州人在每年的金秋赏桂时节都要举办西湖桂花节。"满陇桂雨"是桂花节的主要场景。这里沿途栽种着7000多株桂花,郁郁葱葱。桂花节期间,这里200余项五颜六色的遮阳棚整整齐齐排列在道路两侧,游人在棚内树旁赏桂品茶。
越剧是杭州的主要地方戏曲,七十年前流行在嵊县一带,现已成为全国的重要剧种之一。越剧擅长抒情,曲调优美,表演细腻。1949年前后,杭州有联友、蜜蜂等十多个越剧团。解放后,越剧试创男女合演,效果很好,常演出的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盘夫》、《西厢记》、《胭脂》、《碧玉馨》、《龙凤锁》等。
民间艺术富阳、新登民间艺术门类很多。据1983年调查,民间舞蹈有龙灯、狮子、竹子、跳仙鹤、大头和尚等17个类别41种;民间音乐有“古亭锣鼓”、“十番锣鼓”等;其他有剪纸、泥塑等。其中“跳竹马”、“跳净童”、“跳仙鹤”等。
参考资料:民风民俗_百度百科
1、七家茶为杭州茶乡饮茶习俗,相传起源于南宋,至今尚流传西湖茶乡。每逢立夏之日,新茶上市,茶乡家家烹煮新茶,并配以各色细果、糕点,馈送亲友比邻,以象征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
在杭州的春节民间有敬元宝茶习俗。从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五,至亲好友,相互往来,恭贺新喜。讲究的人家,首先敬一杯元宝茶,在茶中加两颗青橄榄,或金桔,以取新春吉利的意思。饮茶而佐以橄榄、金桔,清脆可口,茶味更香。
2、采茶的习俗,“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杭州自古就是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梦中天堂,杭州美,美在西湖。
素有天堂瑰宝之称的龙井茶就产在风景秀美的西子湖畔。这里土地肥636f70797a686964616f337沃,其独特的山区小气候非常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发育。大自然特别的垂青和茶农精心的培育诞生了品质优异、名扬中外的龙井茶。
3、荷花节,每年的7-8月份杭州都会举办西湖荷花节,举办地在曲院风荷,主要活动有:赏荷花、采莲蓬、剥莲子、做荷花餐、听民间戏曲、放荷花灯祈福、荷花交易会、西湖荷花小姐摄影模特大赛、中国荷花品种展览会等。
4、观潮,钱江涌潮为世界一大自然奇观,,它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每年农历八月十五,钱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
海潮来时,声如雷鸣,排山倒海,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观潮始于汉魏(公元一世纪至六世纪),盛于唐宋 (公元七世纪至十三世纪),历经2000余年,已成为当地的习俗。
5、腊八日:十二月初八谓腊八日,亦称“腊八节”。腊八节,又是佛祖的成道节。为了纪念,中国寺院于每年腊月初八日熬制“腊八粥”供佛,并馈赠前来进香礼佛的信徒。
后杭人于此,也以胡桃、松子、莲子、枣儿、花生、桂圆、荔枝等煮粥,送给亲友,名曰“七宝五味粥”。
6、冬至:早晨吃年糕,佐以开缸的冬咸菜。是日供祖宗,祭品有包头鱼。又以淘箩盛米,上铺年糕、桔子、黄菱肉等,再以红绿丝扎成扇形的花朵,插其上,称“供年饭”,亦曰“聚宝盆”。冬至夜最长,故杭谚有“咽觉要咽冬至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