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释义】形容各种感想交织在一来起,感慨万分。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卫玠,字叔宝,河东安邑人,晋怀帝时在朝中任职。晋怀帝永嘉三年源(公元309年),匈奴军队两次长驱直入,一直打到西晋都城洛阳,但都被西晋军队击退。面对动荡不安的时局,卫玠决心把家迁往南方。
他的哥哥卫璪在朝廷担任官职,母亲不忍心和卫璪分离,卫玠劝百她要以家庭大计为重,终于说服母亲同意南迁。永嘉四年,卫玠告别哥哥,离开洛阳,带着母亲和妻子举家南迁。
卫玠一向体弱多病,一路上长途跋涉,餐风饮露,经受了千辛度万苦。在将要渡长江的时候,他的神情容貌都显得憔悴不堪。他对左右的人说:“见到这白茫茫的江水,心里不由得百问感交集。只要是一个有感情的人,又有谁能排遣这万千的思绪和感慨呢?”
卫玠把家迁到南方后,也没有避过战乱。答两年后,他不幸因病死去,死时才27岁。
“百折不挠”比喻意志坚强,不论受多少挫折都不屈服。百折不挠也可写成百折不回。
此典出自汉代蔡邕《太尉桥玄碑》:“高明卓异,为众杰雄,其性疾华尚朴,有百折而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桥玄是东汉时期汉灵帝当政时的尚书令。后来还被任命为太尉。因为桥玄为人刚直不阿,敢于同贪官污吏作斗争,所以当时朝野上下,他的知名度很高。
有一天,桥玄十岁的小儿子在家门前独自玩耍,忽然来了三个强盗将孩子绑架掠走。几天后强盗来找桥玄,向他索要一笔钱赎回孩子,否则就杀掉孩子。桥玄气愤地骂道:“我是朝廷命官,岂能容许你们这样横行霸道,我一定要捉拿你们归案!”
这时河南尹、洛阳令率兵来捕强盗,包围了桥玄府,就是不敢进到院子里,怕逼急了强盗会伤害孩子。桥玄见此情景,在院里大声疾呼:“快来捉拿强盗,我岂能因一个孩子而放掉贼人!”结果强盗虽然被捕获了,但桥玄的小儿子也因此被杀害了。
桥玄失去了爱子悲痛不已,但他想如何才能杜绝这类案件呢?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便向皇帝上书:
“凡是被贼人绑架走的,不许用钱赎回,否则贼人会越来越凶的;官府捉到掠人为质的强盗一律处斩!”
朝廷按照桥玄的建议公布了法令。绑架劫持的事件真的就逐渐绝迹了。
桥玄年轻时候,在县里做过功曹,官虽然小,可是他尽职尽责,敢检举朝廷大将军梁冀的朋友羊昌的罪行。他当汉阳太守时,发现自己属下的皇甫祯贪赃枉法,就马上处死了他,使整个郡的官民都为之一震。后来,桥玄担任尚书令,他又告发太中大夫盖升搜刮民财,罪行累累,应该被捕入狱。可是皇帝与盖升有旧恩,关系密切,不同意桥玄的意见,后来不但没有判盖升的罪,反而给他升了官。桥玄一气之下称病辞职,回家乡了。
曹操对桥玄一向非常景仰,那时曹操还只是东汉的小官,名气不大。一天,曹操去拜访桥玄,两人谈得很投机。桥玄就对曹操说:
“现在天下动荡不安,我看你才智超人,将来安定国家、将息百姓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62的可能就是你了……”曹操非常感谢他,觉得桥玄才是知己。
后来曹操掌握了大权,专程到桥玄坟地上吊唁他,还在祭文中赞扬桥玄说:桥玄太尉是品德高尚的人,对待我像孔子对待颜渊,我永远不会忘记他。
【释义】泛指技术高明,无可挑剔。
【出处】汉·刘向《战国策·西周策》。
战国时期,有一个很有名的谋士,他的名字叫苏厉。有一次,他听说秦国大将白起将要带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而大梁一旦被秦占领,附近的西周王室就危在旦夕。于是,苏厉对周王说:
“白起这几年打败过韩、赵等国,夺取了许多土地。现在他将要带兵攻打大梁,大梁一旦被白起攻下,周王室那可就非常危险了。您应当想办法阻止白起出兵。”
于是周王派苏厉前往秦国。苏厉对白起说:
“以前,楚国有一个名叫养由基的人,是一个射箭能手,他距离柳树一百步放箭射击,每箭都射中柳叶的中心,百发百中,左右看的人都说射得很好,可是一个过路的人却说:‘这个人,可以教他该怎样射了。’养由基听了这话,心里很不舒服,就说:‘大家都说我射得好,你竟说可以教我射了,你为什么不来替我射那柳叶呢!’那个人说:‘我不能教你怎样伸左臂屈右臂的射箭本领,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射柳叶百发百中,但是却不善于休息,等一会儿疲倦了,一箭射不中,你的名声将大打折扣。’”
接着苏厉又对白起说:
“你已经打败了韩、赵等国,取得了许多土地,功劳很大。现在,又要派你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62带兵出关,经过西周王室的所在地去进攻大梁,如果这一仗不能取胜,就会前功尽弃。你不如说自己生病,不要出兵为好。”
白起听了,哈哈大笑说:“我所向披靡,百战百胜,怎么会不能取胜呢?”
白起没有听苏厉的,继续领兵出征,不久大败魏军,得到了秦王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