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中国近代史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到新中国成立(1949)为止。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的革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的抗争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中国近代史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整个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1840年,大英帝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场场强加给中华民族的灾难。
1851年,洪秀e68a84e8a2ad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39全领导号召农民在金田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春,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同清朝对峙。1856年,太平军摧毁江南大营,解除了天京之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不久,天京沦陷,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56年,英国提出修改中英《南京条约》,但遭清政府的拒绝.英国借此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次英法联军出兵侵略中国,美俄是帮凶.虽然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无关,但其实质与鸦片战争一样,因此叫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清朝廷被迫于1858年先后与俄(6月13日)、美(6月18日)、英(6月26日)、法(6月27日)签订《天津条约》,与沙俄签订《瑷珲条约》。 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攻占天津,一路烧杀抢劫,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让他的弟弟恭亲王奕欣担任议和大臣,留守北京。接着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了北京西郊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占领了北京。并强迫清政府签定《北京条约》。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以奕
一、 革命统一战线
二、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四、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五、 爱国统一战线。
中国近代史:1840鸦片战争——1919五四运动。大事很多,简单列举(不是严格按照时间顺序):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百天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辛亥革命,军阀割据混战,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
中国现代史:度1919五四运动——1949新中国的成立。大事简单列举(不是严格按照时间顺序):中国共问产党的诞生,国共第一次合作国民大革命,武昌起义,红军长征,遵义会议,中原大战,蒋介石独裁,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西安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延安整风,毛泽东思想从萌芽走向成熟,重庆谈判,三大战答役,国民党败退台湾,新中国成立等等。
中国当代史:1949新中国成立——今。大事简单列举(不是严格按照时间顺序):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抗美援朝,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中华人版民共和国宪法的诞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权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大基本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开放,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发展。
第二次国共合作。时间是1937年-1946年。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建立的合作,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7年8月中旬蒋介石被迫同意将在陕北的中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10月间,又将在南方十三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
1946年,美国援助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6月国军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结束。
扩展资料: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作出的一个英明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了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现,中共首先同东北军和十七路军联络谈判。
红军对东北军采取了团结和帮助的政策,将俘虏的东北军619团团长高福源放回去做争取张学良的工作。高福源在统一战线政策感召下,自愿承担起促成红军与东北军合作的重大使命。
1936年1月初,高福源从苏区回到东北军后,沟通了红军与东北军的联系。此后,中国共产党又先后派李克农和刘鼎与张学良、王以哲等人进行联络。
1936年4月,应张学良的邀请,周恩来在延安与张学良进行会谈,双方就停止内战等问题达成了初步协议,并签订了停战协定。
在做东北军工作的同时,争取杨虎城的工作也通过三条线积极进行:一条是北方局的地下党,一条是中央直接派人去西北军,再一条是共产国际,并最终使杨虎城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1936年9月26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等46人以红军将领的名义,联名写信给国民党在西北的高级将领,提出红军誓与东北军、西北军合作到底。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公布的关于“西安事变”真相的材料也表明,张学良当时通过与中国共产党的接触,特别是从周恩来等共产党人身上看到了中国的希望,逐步坚定了与红军联合抗日的决心。
到1936年秋,红军和东北军、十七路军终于在西北地区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局面。1936年12月12日,蒋介石飞抵西安,督促张、杨进攻红军,张、杨在对其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出于民族大义,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对蒋实行兵谏,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发生后,国内外局势异常复杂,如何处理事变成为决定时局走向的枢纽。党内也有不同认识,起初许多人提出杀蒋的要求。
中国共产党从国家民族利益的大局出发,提出和平解决事变的方针,并委派周恩来为中共代表,以第三者的身份,赴西安进行斡旋,迫使蒋介石作出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承诺。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使国共两党间长达10年之久的内战基本停下来,为第二次国共合作创造了前提条件,成为时局的根本转折点。
1937年2月9日至9月下旬,国共两党代表先后在西安、杭州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65、庐山和南京等地进行了6次谈判。
经过7个多月的反复商谈,国民党终于同意将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下辖3个师,共计4.5万人,在3个师之上设总指挥部,由朱德和彭德怀分别担任正副总指挥;
并承认陕甘宁边区政府。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次日,蒋介石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事实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
第二次国共合作,促成了全国人民空前的大团结,也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在抗日战争时期展示了前所未有的辉煌历史画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二次国共合作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