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形容雨过天晴的词:雨过天晴、雨后初霁、风止雨霁
形容雨过天晴的句子: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唐代:杜甫
意思: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二首·其一》唐代:刘禹锡
意思:东边日出西边下起雨,说是无晴但是还有晴。
(3)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兼无叶底花。——《雨晴》唐代:王驾
意思:雨前初次见到新开花朵的花蕊,雨后连叶子底下也不见一朵花。(4)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宋代:李清照
意思:暖暖的雨,暖暖的风,送走了些许冬天的寒意。柳叶长出了,梅花怒放了,春天已经来了。端庄的少妇,也被这春意撩拨起了愁怀。
(5)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明代:王守仁
意思:城里有夕阳而城外却下雪,相距十里天气竟不一样。
(6)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清平乐·雨晴烟晚》五代:冯延巳
意思:雨后初晴,傍晚淡烟弥漫,碧绿的春水涨满新池。双燕飞回柳树低垂的庭院,小小的阁楼里画帘高高卷起。
风雨交加、暴风骤雨、瓢泼大雨、和风细雨、狂风暴雨。
一、风雨交加
拼音:fēng yǔ jiāo jiā
释义:大风暴雨一齐袭来。形容天气十分恶劣。
出处:清 梁章钜《浪迹续谈 除夕元旦两诗》:“冬至前后,则连日阴噎,风雨交加,逾月不止。”
白话释义:冬至前后,就连天阴噎,风雨交织,一个月不停。
二、暴风骤雨
拼音:bào fēng zhòu yǔ
释义:暴:突然而猛烈的;骤:急速。来势急速而猛烈的大风大雨。有时比喻声势浩大;发展迅速的运动。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69回:“有雌雄二鸟,原在一处同飞,忽被暴风骤雨惊散。”
白话释义:有雌雄两只鸟,原本在一处同飞,忽然被暴风暴雨惊散。
三、瓢泼大雨
拼音:piáo pō dà yǔ
释义:瓢:剖开葫芦做成的舀水器。像用瓢泼水那样的大雨。形容雨非常大。
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二:“西北悬天起了乌黑的云朵,不大一会,瓢泼大雨到来了,夹着炸雷和闪电,因为三天两头地下雨,道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78988e69d83366上黑泥总是不干的,出门的人们都是光着脚丫子,顺着道沿走。”
示例:天气预报说今天晚上有雨,黄昏时分果然下起了瓢泼大雨。
四、和风细雨
拼音:hé fēng xì yǔ
释义:温和的风和细小的雨。本指自然现象;现多指用和缓的态度和方式处理问题。
出处:南朝 陈 张正见《陪衡阳游耆阇诗》:“清风吹麦垄,细雨濯梅林。”
白话释义:清风轻轻吹动小麦垄,细雨滋润着大片的梅林。
五、狂风暴雨
拼音:kuáng fēng bào yǔ
释义:大风大雨。比喻声势猛烈或处境险恶。
出处:宋 梅尧臣《惜春三月》之二:“前日看花心未足,狂风暴雨忽无凭。”
白话释义:前几天看花还没有看够,狂风暴雨突然来临。
1、风光月霁(fēng guāng yuè jì)
【释义】指雨过天晴时明净清新的景象。亦比喻胸襟开阔、心地坦白。
【出处】明·苏濬百《鸡鸣偶记》:“风光月霁,是吾心太虚真境;鸟语花阴,是吾心无尽生意。”
2、云开日出((yún kāi rì chū度)
【释义】:乌云消散知,重见天日。比喻黑暗已经过去,光明已经到来。也比喻误会消除。
3、云消雾散(yún xiāo wù sàn)
【释义】象烟云消散一样。比喻事物消失得干干净净。
【出处】唐·李世民《授长孙无忌尚书右仆射诏》:“干戈所指,云消雾散。”
【例句】刚才还是浓云密布的天道,一会儿就云消雾散了。
4、五风十雨(wǔ fēng shí yǔ)
【释义】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
【出处】汉·内王充《论衡·是应》:“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五日一风,十日一雨。”
5、雨旸时若(yǔ yáng shí ruò)
【释义】指晴雨适时,气候调和。
【出处】语本《书·洪范》:“曰肃,时容雨若;曰乂,时旸若。”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二折:“雨旸时若在仁君,鼎鼐调和有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