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有的放矢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比喻说话做事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一、拼音
有的放矢 [ yǒu dì fàng shǐ ]
二、出处
宋·叶适《水心别集》:“论立于此;若射之有的也;或百步之外;或五十步之外;的必先立;然后挟弓注矢以从之。”
释义:
论据已经历在这里了,就像射击有了目的,有的在百步之外,有的在五十步之外,目标必须先确立,然后才可以弯弓搭箭对准目标射击。
三、例句
1、写读书笔记时要扣住原文,有的放矢,这样才能写出自己的真感受。
2、学生的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30思想工作,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扩展资料
一、近义词:
见兔放鹰 [ jiàn tù fàng yīng ]
释义:看到野兔,立即放出猎鹰追捕。比喻行动及时,适合需要。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只是见兔放鹰,遇獐发箭。”
翻译:只是看到野兔,立即放出猎鹰追捕,看到獐子就发射弓箭。
二、反义词:
无的放矢 [ wú dì fàng shǐ ]
释义:没有目标乱射箭。比喻说话做事没有明确的目的或不看对象,不结合实际,盲目乱来。
出处:清·梁启超《中日交涉汇评》:“如是;则吾本篇所论纯为无的放矢;直拉杂摧烧之可耳。”
翻译:如果事情是真的,那么我写的这篇文章就纯粹是不结合实际、盲目乱写的,直接撕毁烧掉就行了。
有的放矢 [yǒ百u dì fàng shǐ]
[释义] 对准靶子射箭。度比喻说话或做事有明确的目的,有针对性知。的(dì):箭靶子。矢(shǐ):箭。
[出处] 宋·叶适《水心别集道》:“论立于此;若射之有的也;或百步专之外;或五十步之外;的必先立属;然后挟弓注矢以从之。”
一、有的放矢 [ yǒu dì fàng shǐ ]
【解释】:的:箭靶子;矢:箭。放箭要对准靶子。比喻说话做事有针对性。
【出自】:宋·叶适《水心别集》:“论立于此;若射之有的也;或百步之外;或五十步之外;的必先立;然后挟弓注矢以从之。”
【示例】: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际,怎样互相联系呢?拿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有的放矢”。”
二、无的放矢 [ wú dì fàng shǐ ]
【解释】:的:靶心;矢:箭。没有目标乱射箭。比喻说话做事没有明确目的,或不切合实际。
【出自】:清·梁启超《中日交涉汇评》:“如是;则吾本篇所论纯为无的放矢;直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64拉杂摧烧之可耳。”
【示例】: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不是有的放矢,而是无的放矢。”
扩展资料
一、有的放矢近义词
一针见血 [ yī zhēn jiàn xiě ]
【解释】:比喻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
【出自】:毛泽东《反对党八股》:“这不是把我们的毛病讲得一针见血么?不错,党八股中中国有,外国也有,可见是通病。”
二、无的放矢近义词
不着边际 [ bù zhuó biān jì ]
【解释】:着:接触;边际:边界,边缘。挨不着边儿。多指说话空泛,不接触实际。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九回:“何涛思想:在此不着边际,怎生奈何!我须用自去一遭。”
比喻说话做事有明确的目的性zd和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