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指如知果自己的身份合适的话以后做事会很顺利。
名正言顺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míng zhèng yán shùn,意思是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以“名正言顺”谓做事理由正,近义词是理直气壮,反义词是理屈词穷。
扩展资料
成语典故:
出处:
《论语·子路》:子路曰:“道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①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名不正回,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答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详解:
1、谓名分或名义正当,说起话来便顺理,道理也讲得通。
2、泛指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名正言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