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韩非子所写的寓言记述了齐宣王让人吹竽,zd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奏。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对此感到很高兴,用数百人的粮食来供养他。齐宣王死后,齐湣王继承王位,齐湣王喜欢听一个一个地演奏,南郭处内士听后便逃走了!这就是滥竽充数由来!
寓意:讽刺了混入内行冒充容有本事,而无真才实学的人。
是战国时期的韩非子所写
1、滥竽充数:齐宣王、南郭处士。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意思: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以次充好。
2、生花妙笔:唐代李白。出自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这句成语形容才思横溢,诗文佳美。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或绘画才能。生花妙笔和妙笔生花意思相同
3、出自宋沈括《梦溪笔谈·讥谑》,原意是梅子酸,当说到梅子的时候,就会想到梅子酸而产生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4、四面楚歌:项羽、刘邦。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四面楚歌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
5、卧薪尝胆:越王勾践。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形容一个人忍辱负重,发愤图强,最终苦尽甘来。
6、负荆请罪:赵国邯郸廉颇、蔺相如。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给予自己严厉责罚,也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7、凿壁偷光: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出自《西京杂记·卷二》,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的人。
8、单刀赴会:关羽。出自《三国志·吴书·鲁肃传》,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
9、望梅止渴:三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33国曹操。原意是梅子酸,当说到梅子的时候,就会想到梅子酸而产生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扩展资料
滥竽充数的成语示例
叶圣陶《倪焕之》:“这当然不能让任何人滥竽充数。”邹韬奋《抗战以来》二七:“言调整人事,滥竽充数依然如故。”
学习不能滥竽充数,不能不懂装懂,这样才能进步。买了两斤橘子,回家却发现被骗了,里面有好多坏橘子。真是滥竽充数!(指以次充好)
每当媒体夸火箭队没有姚明不行时,他总说自己是滥竽充数。(指谦虚)
成语典故
原文: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翻译:齐宣王派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喜欢听一个一个地独奏,南郭处士就逃跑了。
作者:先秦·韩非《韩非子·内储说上》其作者是韩非子(前280-前233),战国末哲学家,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战国晚期韩国人(今河南新郑,新郑是郑韩故城),韩王室诸公子之一,战国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史记》记载,韩非精于“刑名法术之学”,与秦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韩非因为口吃而不擅言语,但文章出众,连李斯也自叹不如。
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韩非是战国末期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哲学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但古人认为是阴谋学家,韩非的著作一大部分关于阴谋。
韩非目睹战国后期的韩国积贫积弱,多次上书韩王,希望改变当时治国不务法制、养非所用、用非所养的情况,但其主张始终得不到采纳。韩非认为这是“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便退而着书,写出了《说林》、《说难》等著作,洋洋十万余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滥竽充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单刀赴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花妙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凿壁偷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负荆请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卧薪尝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面楚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望梅止渴
蔺相如、廉颇、勾践、东郭先生、赵括、赵高、祖狄
滥竽充数的历史人物:齐宣王、南郭处士。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意思: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以次充好。
古时候,有一位皇帝非常喜欢听竽的演奏。他的手下有三百名乐师,每当听演奏的时候,皇帝就让手下的乐师们一起合奏,三百人的吹奏声既威武又嘹亮。
有一个叫南郭先生的人打听到了国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于是他来到了皇帝面前,吹嘘自己是一个有名的乐师。
皇帝很高兴,不加考察就把南郭先生收下了,然后把他编入了几百人的乐队里。其实这位南郭先生根本不会吹奏,他只是撒了个弥天大谎。
到了合奏的时候,南郭先生捧着竽混在队伍里,别的乐师晃动身体,他也跟着晃动身体,别的乐师摇头,他也跟着摇头。
南郭先生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破绽,除了吹不出声音。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南郭先生用小聪明蒙骗着皇帝,不劳而获地领取薪水。
扩展资料:
世人都知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有东郭先生滥竽充数的故事,用以警示混日子者,一旦当真就会丢失饭碗,但是齐宣王真实情况却不知道。
齐宣王继位后,全国一片乌烟瘴气,民苦不堪言。而宣王上任之初就以喜好音乐、喜好排场,e69da5e6ba90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65不勤于政事、不顾民生疾苦闻名天下。
有儒家学派代表孟子曾劝说齐宣王推行仁政,孟子显然已经将齐宣王说的有些不明就里,可宣王竟然直接无视孟子而跟大臣言其他。
后孟子再见宣王,宣王无奈,只好承认自己好色、有病、贪财,其他兴趣泛泛。国事如此竟然还能稳坐王位,皆因为有丞相晏婴辅助,殚精竭虑为国谋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滥竽充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