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你把成功改成梦想就好
在书上看到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团泥土,有幸被做成了一块砖胚,它很高兴,如果可以顺利成了砖,那么自己就在也不会惧怕风吹雨淋了。它和成千上万的砖胚垛在一起,和它们一起兴奋地幻想着自己的未来。可它们才想起,自己现在还知识砖胚,要想成为真正的砖,必须在火焰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63的炼狱里经过艰难而痛苦的淬炼。静默了好久,砖胚们决定勇敢地接受淬炼。可这块砖胚逃避了,同伴们被火焰痛苦淬炼整整两天后终于出来了,它们成了名副其实的砖,被汽车载进了城市。它后悔极了。后来,在一场大雨之中它被淋成了一坨泥巴,被暴风吹得支离破碎,成了一文不值的废物。
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要历经无数磨难。就算陷如绝境,也不要放弃,要相信每一个困难都是命运对你的一次锤炼。逃避了命运的锤炼,就彻底远离了自己的梦想。我们只有不断地磨练自己,才能自我更新,更好地完善自己。
一朵小花,人们只看见她美丽的一面,却不知道当它只是一粒种子时是如何痛苦地扎稳根,如何艰难地向上长,可它面对这么多困难没有放弃!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它的花朵,是经过不断磨练得来的。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功路上所遭遇的风风雨雨,最终必定会成为梦想实现后脸上的微笑!
两篇,自己删减吧
成功正是一个化整为零、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的坦途。比如一个普遍的现象:很多人容易颓废,觉得任务太难了完不成,于是产生了焦虑心理,只好选择暂时逃避,明天再做吧。明日复明日,一拖再拖;而一旦把任务分成比较容易的小块,化整为零,降低任务难度,推迟自己要放弃的心态,则每天能完成更多的任务。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向着十千米以外的三个村子进发。
第一组的人既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了。刚走出两三千米,就开始有人叫苦;走到一半的时候,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头,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了;越往后,他们的情绪就越低落。
第二组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程有多远,但路边没有里程碑,只能凭经验来估计行程的时间和距离。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想知道已经走了多远,比较有经验的人说:“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于是,大家又簇拥着继续往前走。当走到全程的3/4的时候,大家情绪开始低落,觉得疲惫不堪,而路程似乎还有很长。当有人说:“快到了!”、“快到了!”大家又振作起来,加快了行进的步伐。
第三组的人不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旁每一千米都有一块里程碑,人们边走边看里程碑。行进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涨,所以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心理学家从这个实验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如果人们的行动
……
俄国大文e69da5e6ba907a64338豪托尔斯泰有这样一句名言:“人要有生活的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还得为大目标牺牲小目标。”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有这样一句名言:“人要有生活的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还得为大目标牺牲小目标。”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
大家对他所谓的“智慧”都有些迷惑不解。10年后,他在自己的自传中道出了这个“智慧”的真相:“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赛跑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千米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多千米外终点线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千米时就疲惫不堪了,因为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不要畏惧过于遥远的目标,运用化整为零的方法,忙碌于一个又一个眼前可以企及的小目标就是追求理想的第一步。不要抱怨每天忙碌于如此多的琐事,成功从来都无法一蹴而就,只有循序渐进,让每天的忙碌都发挥功效,才能距离目标越来越近。
天上不会掉下馅饼的.如果我们整天高唱“明日歌”荒废时日,然后梦想能取得一份优异的成绩,我想这也只能是痴人做梦吧.我觉得要想提高学习成绩,努力是根本.但是,学习成绩的提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总结,不断的积累,它不会出现早上栽树晚上乘凉的效果.
既然是学习,是努力,是探索,就难免有失败.我们有些同学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稍微遭遇了一点挫折,就垂头丧气,自暴自弃,怨天尤人,就开始怀疑自己,怀疑一切.我觉得这是不可取的.中国不是有句古话叫做“失败乃成功之母”吗?需知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又怎能见彩虹呢?失败了,不要紧,关键是你能否在失败后立即爬起来,认真反思失败的原因,鼓足勇气再次战斗.我觉得与其在平时嬉笑玩乐虚度光阴,还不如抓紧时间学习工作;与其在失败时抱头痛哭,还不如化眼泪为力量,化埋怨、悔恨为行动.
同学们,努力吧,努力请从今日始.相信你美好的未来就在你的决定和行动中.据说,在美国夏威夷岛上的学校,每天上课前学生都要念这样一段格言:“一个人一生只有3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经过去,永不复返;今天已经和你在一起,但很快就会过去;明天就要到来,但也会消逝.抓紧时间吧,一生只有3天!”这段富含哲理的格言,意在提醒我们不要虚度光阴,要珍惜时间,珍惜人生,不要虚度年华,浪费生命.
在这3天中,我认为最具实际意义的是今天.只有永不放弃今天的努力,才有昨天的成绩,也才能永不停止明天的追求.正如明代学者文嘉在《今日论》中说的:“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等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努力请从今日始”,就是要求"成事立业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就是要抓住每一个今天.人的一生可分为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但是不论哪个阶段,都是由每一个“今天”组成的.“昨天”是已经过去的“今天”,“明天”是将要到来尚未到来的“今天”,“明天”是将要到来而尚未到来的“今天”,介于昨天和明天之间的是现实的今天.正如一位科学家所说的:“已经遥远的过去和延伸到无边憧憬的未来,是两个永恒,所有的人都不可能活在两个永恒之中,一秒钟也不能.我们只是活在两个永恒的交接点上——今天.”
“昨天”已经过去无法捕捉回来,“明天”是个未知数.唯一能抓住的就是现实的今天.抓住了每个今天,也就抓住了每个昨天和明天,失去了今天也就失去了昨天和明天.无论什么人,要想今天胜过昨天,明天又胜过今天,只有努力于今天.要补昨日之非,创明日之是,也只有通过今天的努力.虚度今天就是糟踏了昨天,丢失了明天.就像《今日始》的姐妹篇《明日歌》所描述的“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革命先驱李大钊说的好:“我以为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今’,最容易丧失的也是‘今’.因为他最容易丧失,所以更觉得他宝贵.”因此,谁赢得了“今天”谁就赢得了一切.
爱迪生为了科学发明,紧紧抓住每个“今天”,每天都工作十几个小时,除了吃饭、睡觉、活动,几乎没有闲过.每天延长工作时间就等于延长了生命.因此,当地79岁生日时,便称自己是135岁的人了.爱迪生生活了85岁,仅在美国专利局登记的发明专利就有1328项,平均15天就有一项发明.
我国国画大师齐白石,坚持每日作画,除身体不适外,从不间断.85岁那年,一天他一连作画四幅后,又特为昨天补画一幅,并题字道:“昨日大风雨,心绪不宁,不曾作画,今朝制此补之,不教一日闲过也.”
“不教一日闲过”,所有业有所成者莫不为此.请看鲁迅最后一年(1936年)的生命历程,从一月到十月(10月26日逝世),卧床8个月,还写杂文和其他文章54篇,翻译《死魂灵》第二部残稿三章并作附记两则,复信270多封,并给不少青年作者看稿,病中坚持写日记.病逝前三天,还给一本翻译小说写序言.在逝世前六年的时间,鲁迅一直住在上海虹口公园附近,从他的住地到公园只有几分钟的路程,却从没去公园玩过.这就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
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在每一个今天的每一时刻里.作为正在学习的我们,抓住今天的最好办法,就是集中自己的智慧、精力和热诚,投入到一个“今天”的学习活动中去.
往者既可鉴,来者犹可追.过去如果由于某种原因浪费了不少时间的同学,那么,就从现在开始抓紧每一天吧!“加强责任感,打破条件论,下苦功,抓今天.”这是我国著名作家姚雪垠晚年完成《李自成》这一长篇巨著的创作,给自己写下的四句座右铭.我想:只要我们也能像姚雪垠老人那样,切实增强学习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即使条件再差,也一定能“下苦功,抓今天”.这里,让我们牢记着无产阶级革命前辈董必武的教诲:“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古云'此日足可惜',吾辈更应惜秒阴.”
真的希望我们所有的同学能够做到“最好不是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幻想什么,而是在旭日初升的时候投入工作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