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1、一蹴而就
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了,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成功。出自宋·苏洵《上田枢密书》。
2、一挥而就
挥:挥笔、动笔;就:成就、成功。意思是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多指写字、写文7a64e78988e69d83364章、画画快,出自《鸿庆居士文集》。
3、文不加点
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出自汉·祢衡《鹦鹉赋序》。
扩展资料:
一蹴而就
近义词:迎刃而解
反义词:一蹶不振
出处:宋·苏洵《上田枢密书》:“天下之学者,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之域。”
示例
例句:清 吴沃尧《历史小说总序》:“从前所受皆为大略,一蹴而就於繁赜,毋乃不可。”
邹韬奋《什么事不可能》:“ 赖奥维 一九○三年的飞机也还不是一蹴而成的。”
茅盾《路》十二:“现在,他们认为胜利不能一蹴而得,必须用持久战。”
灵遁者《一蹴而就》:悲伤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幸福是。
一挥而就
近义词:一气呵成、轻而易举
易混词:一蹴而就
出处
宋·孙觌《鸿庆居士文集·翰林莫公内外制序》第三十卷:“一昔召公独草六制,宰相吴敏因是以危公,公解衣据案,一挥而就。”
举例造句: 度尚令邯郸淳作文镌碑以记其事。时邯郸淳年方十三岁,文不加点,一挥而就,立石墓侧,时人奇之。
文不加点
近义词:一气呵成 倚马七纸 倚马千言
出处与详解
1、《初学记》卷十七引 汉 张衡《文士传》:“ 吴郡张纯,少有令名,尝谒镇南将军朱据, 据令赋一物然后坐, 纯应声便成,文不加点。”
2、宋 陈善 《扪虱新话·文贵精工》:“ 杨大年 每遇作文……以小方纸细书,挥翰如飞,文不加点。”
3、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九:“ 陈其年 作俪体,文不加点,信笔直书。”亦作“ 文不加点 ”。
4、《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 衡 揽笔而作,文不加点,辞采甚丽。”
5、《南史·傅縡传》:“时 陈文帝 使 颜晃 赐 阳 杂物, 阳 托 縡 启谢,词理周洽,文不加点。”
6、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1] 第七十一回:度尚令邯郸淳作文镌碑以记其事。时邯郸淳年方十三岁,文不加点,一挥而就,立石墓侧,时人奇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文不加点
百度百科—一蹴而就
百度百科—一挥而就
一、读音意思不同
1、一蹴而就,读音是yī cù ér jiù,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2、一挥而就,读音是yī huī ér jiù,意思是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多指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二、引证释义不同
1、一蹴而就
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
现代邹韬奋《什么事不可能》:“ 赖奥维 一九○三年的飞机也还不是一copy蹴而成的。”
2、一挥而就
挥:挥笔、动笔;就:成就、成功。
宋·孙觌《鸿庆居士文集·翰林莫公内外制序》第三十卷:“一昔召公独草六制,宰相吴敏因是以危公,公解衣据案,一挥而就。”
白话文:“一个过去召你单独草六制,宰相吴敏因此而危害您,您脱下衣服据案,一挥手而去。”
三、用法zd不同
1、一蹴而就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一下子就成功。多用于否定句(不能一蹴而就)。
2、一挥而就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指文思敏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蹴而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挥而就
一气呵成
趁热打铁
连成一气
一哄而起
一挥而就
连成一气
仅仅是意思相近
1、意义有所差别:
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有强调劲头大的意思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94362。)
一气呵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语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情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对象上:可以形容文章;意义上:强调时间紧凑。)
一蹴而就:意思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强调事情简单。)
一挥而就,意思是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多指写字、写文章、画画快。(对象为:写字、写文章、画画。)
2、用法略微不同:
一鼓作气:作谓语、定语。
一气呵成: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
一蹴而就:作谓语、宾语、定语。多用于否定句。
一挥而就:偏正式;作谓语、定语。
扩展资料:
成语出处:
一鼓作气:
春秋末期.左丘明《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释义:“打仗,主要靠军队的士气。敲第一遍鼓时,士气最旺;第二遍鼓时,士兵的勇气就已经减退了;第三遍敲鼓,勇气已经耗尽。“
一气呵成:
明·胡应麟《诗薮·近体中》:“若'风急天高',则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穿,一气呵成。”
释义:”例如‘风急天高’,一段话中的每一句话都是有规律的,一句话中的每一个词都是有规律的,整个意思贯穿其中,语气连贯,结构紧凑。
一蹴而就:
宋·苏洵《上田枢密书》:“天下之学者,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之域。”
释义:”全天下的所有读书人,谁不想轻而易举就达到圣人的境界。“
一挥而就:
宋·孙觌《鸿庆居士文集·翰林莫公内外制序》第三十卷:“一昔召公独草六制,宰相吴敏因是以危公,公解衣据案,一挥而就。”
解释:挥:挥笔、动笔;就:成就、成功。一动笔就写成了。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一鼓作气
百度百科-一蹴而就
百度百科-一气呵成
百度百科-一挥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