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不劳而获
【拼音】:bù láo ér huò
【解释】:获:获取,得到。抄自己不劳动却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出处】:《孔子家语百·入官》:“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
【示例】:我的目标是不满于杨,而因此而是为的举动,却也许被第三者收渔人之利度,~。 ★鲁迅《两地书》三十
【近义词知】:坐享其成、不劳而食
【反义词】:自食其力道
【歇后语】:鲤鱼跳船上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不劳动而得
寓言小故事:不劳而获的农夫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每天早出晚归,辛勤地耕耘知种着自己的土地。
一天中午,农夫正坐在田间地头的一棵大树下休息。突然,一只野兔没头没脑的冲过来,一头撞在了一截树桩上,顿时就昏死过去了。农夫一道看,连忙高兴地跑了过去。他捡起兔子,心里琢磨着:“想不到毫不费力就捡到了一只兔子,以后专我要是天天都能捡到一只兔子,就不用每天这么辛苦的种地了,那该有多好啊!”
从这以后,农夫也不下地干活了,只管每天守在树桩旁,希望有兔子再撞过来。可是,好长时间过去了,他却再也没有等到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田里的庄稼也因为他长时间不锄草而属荒废了。
故事小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任何成就都是用辛勤地劳动换来的。所以,要想获得成功,必须依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奋斗。
不劳而获,顾名思义,是指自己不劳动而取得或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总有不少想不劳而获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想快速发达,却不明白做一切事情都必须老老实实地努力才能有所成就。他们存在的是碰运气的心态,到头来却落个自作自受的下场,不耕耘,便想得到,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守株待兔》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讲的是一位农民偶获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便从此不去种地,而每天坐在树桩上等待野兔撞来,结果什么也没得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劳而获只是偶然,这样的人终将一无所获。不通过努力和劳动是什么也得不到的,不劳而获的人可能有一时的快乐,但是他们的快乐往往是在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甚至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来得容易,去得也容易。俗话说:“不作亏心事,不怕鬼敲门。”那些不劳而获得人由于做了亏心事,常常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整天在为防止“东窗事发”而费心劳神,整天因害怕落入法网而寝食难安。那些犯罪分子不正是如此吗?我想这样的不劳而获,带给自己的决不是愉悦的享受,而是痛苦的折磨。梦想中彩票或是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赌桌上,这些一夜e69da5e6ba90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34暴富的梦想不知贻害了多少人!最近我在报纸上看到了这样的消息:邯郸市一家银行的工作人员,本来家境不错,却偷盗了银行几千万元,很快落入了法网。据他交代,他花了四千多万去买彩票,想中奖之后,悄悄将公款还上,到头来呢,竹篮水一场空,还要面临法律的严厉制裁,难道不叫人惋惜吗?这样的不劳而获,是多么可悲的下场。还有很多例子告诉人们,不择手段去寻求不劳而获的快乐只会适得其反,乐极生悲,只有依靠自己的诚实劳动,勤奋努力,才能心安理得地获取自己应得的果实!
记住,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事。
故事1 一个农夫,他有一个弟弟,一天,他把他的弟弟带到农田了指出这里可以种大豆,这里可以种小麦,这里可以种水稻,之后他便回到家里每天向上帝祈祷。一天晚上,上帝变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61成他弟弟的模样来到庙里,农夫问上帝,你来这里干什么?上帝回答说:“我也来祈求上帝,使上帝天天开心,我虽然不用种地,但以上帝的力量足以使得庄稼获得丰收。”农夫责怪弟弟说:“哪有田里不播种子就能丰收的!”上帝变成的弟弟则反说到:“那么天底下就有只祈祷上帝就能发财的吗”
故事2自从传言有人在萨文河畔散步时无意间发现金子后,这里便常有来自四面八方的淘金者。他们都想成为富翁,于是寻遍了整个河床,还在河床上挖出很多大坑,希望借助它找到更多的金子。的确,有一些人找到了,但更多的人却一无所得,只好扫兴而归。也有不甘心落空的,便驻扎在这里,继续寻找。彼得.弗雷特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在河床附近买了一块没人要的土地,一个人默默地工作。他为了找金子,已把所有的钱都押在这块土地上。他埋头苦干了几个月,直到土地全变成坑坑洼洼,他失望了--他翻遍了整块土地,但连一丁点金子都没看见。6个月以后,他连买面包的钱都没有了。于是他准备离开这儿到别处去谋生。就在他即将离开的前一个晚上,天下起了倾盆大雨,并且一下就是三天三夜。雨终于停了,彼得走出小木屋,发现眼前的土地看上去好像和以前不一样:坑坑洼洼已被大水冲刷平整,松软的土地上长出一层绿茸茸的小草。“这里没找到金子,”彼得忽有所悟地说,“但这土地很肥沃,我可以用来种花,并且拿到镇上去卖给那些富人。他们一定会买些花装扮他们的家园。如果真这样的话,那么我一定会赚许多钱,有朝一日我也会成为富人……”彼得仿佛看到了将来,美美地说:“对,不走了,我就种花!”于是,他留了下来。彼得花了不少精力培育花苗,不久田地里长满了美丽娇艳的各色鲜花。他拿到镇上去卖,那些富人一个劲儿地称赞:“瞧,多美的花,我们从没见过这么美丽的花!”他们很乐意付少量的钱来买彼得的花,以便使他们的家变得更富丽堂皇。5年后,彼得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成了一个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