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打一顿就好了!呵呵,可以让他知道做事磨蹭的后果,比如吃来饭规定30分钟,他没吃完,直接抄桌自刷碗,饿半天没事!不写作业更好解决了,规定时间内没完成放宽30分钟,还没完成就不许在做了,第二天让老师说去,这样来几次就好了,关键是让他知道磨蹭带来zd的后果
当自己的孩子跟同龄人相比显得动作缓慢,家长就应该加以重视了。因为幼儿期是动作发展的重要时期,动作缓慢的儿童往往容易出现不灵活、不协调的行为表现,影响今后的身体和智力发展。上学之后,如果做作业的速度太慢,就会影响学习、休息和正常的娱乐活动;考试的时候动作太慢,往往还没有做完就到了老师收卷的时间,导致成绩下降;运动的时候动作太慢,就往往不能战胜对手,让别人领先,这些都会使孩子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动作缓慢孩子的神经类型往往属于相对安静而缓慢型,这是孩子一生都不能改变的先天气质,父母对于孩子的气质只能接受并因势利导;再有,有的孩子天生大气,较为成熟,三思而后行,做事的过程中想法很多,所以也会因慎重仔细而动作缓慢,这样的效率反倒会非常高。对此,家长需要仔细分辨判断后再对孩子的慢性子进行调理。 从孩子来说,动作不熟练是动作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孩子小的时候,神经肌肉的活动还不协调,所以做事的时候要非常缓慢才能做得好,把持得住。作为家长,有必要帮助孩子经常创设锻炼动作的情境,以便于孩子的神经肌肉得到及时的协调发展。 没有时间紧迫感是动作缓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孩子并不知道如果他把一件事件尽快做完之后会有什么更好的结果,他只是在延续着从前的习惯而已,他不认为自己慢有什么不好的,那么,就要为孩子多设置奖励情境,让孩子感受到高效率地做事能得到很好的回报。 对于家长来说,年轻的妈妈常常感到与其让他自己来做事情,比如吃饭、洗脚,还不如成人喂他吃、帮他洗来得快些,而且更省心,更省事,但这种包办代替恰恰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并且,孩子也会因此惰性越来越强,没有自理的愿望,对自己没有责任心。 再者,动作缓慢一般是相对而言的,有时孩子处理事物的速度显得比一般人慢,通常是因为达不到成人期望的速度,有时也是因为对成人的要求没有作出足够的反应,成人就会认为自己的孩子太磨蹭,但孩子也许表现很不错了。 对策: 1.对于孩子动作慢,可以通过游戏来加以改变。父母可以经常与孩子玩一些小的竞技游戏,使孩子在游戏中提高自己动作的敏捷程度。例如,比赛看谁吃饭快,比赛看谁穿衣服快等,这些游戏能激发孩子进取心。孩子喜欢玩,但是,玩多了孩子可能就会觉得没趣,这时,要给予适当的奖励来鼓励孩子的“胜利”。 2.孩子可以与自己比赛。父母帮孩子设计一张“比赛”成绩表,记下最初的时间,然后,每天记录实际完成的时间,如果比以前有进步,就给予奖励,如果没有进步,保持原状,或者退步,就不给予奖励。父母可以让孩子先从简单容易的做起,逐渐向比较困难的任务进发,一直到达合适的时间为止。这种方法,目的在于缩短完成每一件事情所需要的时间,是克服动作慢的直接办法。在此期间,家长要对孩子进行解释分数的意义,激发孩子进步的渴望。 3.父母还可以采用记数法来督促孩子抓紧时间完成某件事情。记数法很简单,随时可用,父母可以与孩子事先讲明白,看数到第几声的时候孩子可以做完某件事情。然后父母让孩子准备好,说声“开始”,就开始计时了。“1、2、3、4、5……”, 一边数,一边看孩子,孩子为了完成任务,就会尽量抓紧时间将事情做完。如果在计数开始的时候,孩子动作依然很慢,父母就故意数快一点,让孩子感觉到时间就快要到了。如果在快要结尾的时候,孩子还差得较远,就放慢记数的速度。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如果快一点做事,就数慢一点,让孩子有尽快完成的希望。如果家长总是很巧妙地常常使孩子在快接近尾声的时候可以把事情做完,就能使孩子获得成功的感觉,孩子完成了任务,就表扬孩子“真不错”、“又长大了”等。 4.如果给孩子表扬的方法没有效果,就可以使用硬性规定的办法来达到改变动作慢的目7a64e78988e69d83332的。父母首先估计出孩子尽最大能力能够完成某项事情的时间,然后规定孩子在这个时间内完成这项事情,否则就不让他继续做下去。时间一到就要停止。比如吃饭,到时间就把饭菜收起来,并且对孩子说:“我很失望,我希望你下次能按时把饭吃完。” 5.还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时间的办法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在日常活动中,父母要教会孩子如何利用做事的先后来提高效率,使同样的时间,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或者同样的事情可以用更少的时间。如起床大小便之后就不能再回被窝耍赖了,要直接穿好衣服去洗漱,然后等待和家长一起去上幼儿园;再如,吃饭之前不能再看第二张动画片的盘了,否则时间又被拖延过去了。 在宝宝效率提高的同时,父母也要告诉孩子动作快不等于做事马马虎虎、敷衍了事,而是要把事情做好,如果再快一点就更好了。
孩子的性格肯定像父母中的一个,这个遗传啊!从小不纠知正,以后是不会好的,不道管做什么事都给孩子规定时间,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比如早上起床、写作业、看电视···一切版生活细节!做的不要也要鼓励,在家长的引导下权慢慢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做事效率,怎么做又快又好!
磨磨蹭蹭的孩子主要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先来看看孩子为什么磨蹭。
学前期的儿童的主导活动是游戏,而从进入小学的第一天起,儿童的主导活动就是学习了。小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是个人意愿的事情,而还是一种社会义务,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这对于一部分儿童来说,有一个适应过程。
从小学生认知发展的有关特点方面来看孩子为什么磨蹭。
小学生的视觉、听觉和运动觉发展十分迅速。就小学生的运动觉的发展来看,8-14岁儿童运动觉的精巧性可提高50%以上。但是,低年级儿童手指运动觉的发展还不完善,特别是手指骨的骨化不够完全。所以低年级儿童的手部活动会显得有些笨拙,写字会歪歪扭扭,慢慢腾腾,而对其手部的训练亦不宜要求过急过高。
小学生感知的时间精确性和整体系统性逐步发展。初入学的儿童只能感知“上午”、“下午”、“早晨”、“晚上”这些较易分阶段的时间单位和“今年”、“明年”这些较大的时间单位。而对于几分几秒这样过小的时间单位和几十年这样过大的时间单位则很难掌握。低年级小学生观察事物时常常是笼统的、局部的,缺乏系统性。这些特点反映在做作业上面,就是不会掌握做作业的时间进度,不会按计划做事;写字时经常出现增减笔划的错误,显得拖拉、笨拙。
小学生的注意发展正在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过渡。低年级儿童的无意注意仍然占主导地位。他们在注意过程中,常被新异的刺激所吸引。低年级儿童的注意广度平均不到4个单位。一年级小学生在阅读时,常常采用逐字阅读的方法。他们的注意长度也有限。7-10岁儿童只可以连续集中注意15分钟到20分钟。做作业时,他们独自坚持的时间不会太久。
小学生的意志发展逐步增强。意志在小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中具有重要意义。学习与成长较好的小学生多与具有较坚韧的意志品质有关。低年级儿童意志的自觉性较差,他们还不善于自己提出学习、生活的任务和目标,通常需要老师和家长来督促进行。同时他们遇到问题时,克服困难的坚持性往往较差,喜欢求助于成人。在做作业中遇到了问题,他们就难免耽搁、走神了。
低年级儿童有这么多相关的特点,他们出现磨磨蹭蹭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如果分析一下,那么首先,这是一种孩子成长过程的常见现象。这种现象在特定的年龄阶段出现,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64随着孩子长大,它们就消失了。由于儿童成长存在个体差异,对于磨磨蹭蹭的现象,有的孩子明显一些,有的孩子不太明显;有的孩子持续时间长一些,有的孩子持续时间短一些。
有些非常关心孩子成长的家长会把一般的磨蹭现象看作是问题。如果这样说,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好比一颗树,满树的叶子都是它的问题。每片叶子都需要得到阳光的照耀;每片叶子都需要得到水分和养料;每片叶子都希望有最好的位置和状态。而满树的“问题”叶子也是树的全部。解决树叶问题的办法只是让它们长大、脱落,然后,新的叶子出现了。有时产生新问题就是解决旧问题的最好办法。树没有刻意为叶子多做什么,但它在叶子的新旧更替中完成了自己。
人不也是在不断的成长问题的更替中完成了自己吗?
当然,有时问题不是如此,而是孩子磨磨蹭蹭的现象并非成长自身可以解决了,或者说,已经影响成长了,已经是真正的问题了。
需要改善一下,该怎么做?
磨磨蹭蹭的现象常常不是孤立发生的,有些是孩子本身的慢性子造成的。有些孩子平时室外活动较少,生活散漫、做事拖拉养成了习惯;有些是孩子思维活动较缓慢,做事总是比别人慢半拍,快不起来。这种情况首先要从改善行为习惯做起。家长要多带孩子做一些室外的有助于增强敏捷反应和身体灵活性的运动,如打羽毛球、乒乓球、跳绳等。平时的日常生活也要注意尽可能动作快捷,如早起限时穿衣、叠被、洗漱,上学快速走路等。养成干净利索、快速做事的习惯,孩子的慢性子会逐渐改变。而敏捷的行为习惯会迁移到学习上,就不会再慢腾腾了。
由于孩子注意力的持续时间较短,而孩子的学习又缺乏计划性,因此孩子做作业会出现分心、拖拉的情况。这可以通过做一些训练慢慢适应。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把做作业时间分割成几段。比如估计要用1小时完成的作业,可以把时间分成三段,每段 20分钟。中间休息5或10分钟。由于每次时间短,就可以在规定时间内精力集中地做作业。也可以用分解作业量的办法。比如,有15道数学题,可以规定每做完5道题就休息5分钟,然后再做下一个5道题。休息时家长可以陪孩子说说话或做一些游戏。这样配合作业过程的训练要有家长监督提醒,把握好休息与做作业的时间。家长不必担心孩子会养成要家长陪同做作业的依赖心理,等孩子大一些,就可以放手让孩子独立做作业了。长大的孩子不会喜欢家长总是陪在自己身边。
在改善磨蹭行为的过程中,家长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不要有急躁情绪,也不要急于求成。家长只是耐心地去做,然后欣喜地看着孩子慢慢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