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民国起止时间为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到一九四九zd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国总统
1912 孙中山
1912-1916 袁世凯
1916-1917 黎元洪
1917-1918 冯国璋
1918-1922 徐世昌
1921-1925 孙中山(专广东政府)
1922-1923 黎元洪
1923-1924 曹锟
1924-1926 段祺瑞
1926-1927 混战时期
1927-1928 张作霖
1928-1931 蒋中正
1931-1932 孙科
1932-1943 林森属
1940-1944 汪精卫(日本占领区)
1943-1949 蒋中正
1949 李宗仁
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1月1日。
中华民国是从清朝灭亡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期间的国家名称和年号。简称民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成立于1912年的民主共和国,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胜国及联合国五个主要创始会员国之一。
民国坚e69da5e887aae79fa5e98193364持共和制政体,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初期颁布临时约法,后以三民主义和《建国方略》为背景,国民政府实施军政期,训政期,宪政期,抗战后召开国民大会,确定了总统制。
民国时期外交呈现了一个国际化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遵循国际规则与维护国家利益、法理上的独立与事实上的自主等。
扩展资料
中华民国国号的含义:
孙中山的伟大和有别于历史上的农民起义领导人就在于,他决心把不从根本上改变君主专制制度的纯粹改朝换代的革命,转变为建立共和制度、以从根本上将国家主权归还于全体国民所有的民主革命。
因此,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成功之后,在维护与保持了中华文明和国家主权的历史连续性之后,也就获得了把“中华帝国”的国号改变成为“中华民国”国号的合法权利。
而且,从“中华帝国”到“中华民国”的改变,说明孙中山不但是一个维护继承中华文明和国家主权的爱国者,而且还是一个没有帝王野心,只为结束专制帝制、并创建民主共和制度的革命家。
对于孙中山关于建立“中华民国”思想的深刻和伟大,其实不须论证,只要看看袁世凯的复辟帝制是如何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而迅速失败即可。
而“中华”之称,既具庄严肃穆之状,又与历史上的“中华帝国”文脉相承,因此,“中华民国”就是最好最恰当的国号。总之,在解释为何使用“中华民国”这个称呼为“国号”方面,孙中山和章太炎各自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具体而言,孙中山着重解决的是为何要用“民国”而非“共和国”,是侧重于其革命性和民主性,而章太炎着重解决的是“中华”二字的文化渊源,是为新生的共和国寻求文化和传统意义上的支撑,显示其合法性和正统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民国
民国于1912年开始,结束于1949年。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党抄在南京建立临时政府,各省代表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月民国正式建立。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中国成为反法西斯同盟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一举成为美英中苏四大国。1949年后因国共内战失利而迁台。
民国坚持共和制政体,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初期颁布临时约法,后以袭三民主义和《建国方略》为背景,国民政府实施军政期,训政期,宪政期,抗战后召开国民大会,确定了总统制。
扩展资料:百
按照《中华民国宪法》规定,中华民国领土依其固有之疆域,但其中并度未列明何为固有之疆域。若包括蒙古地方,其面积为1141万8174平方公里,是世界领土面积第二大国(仅次于俄罗斯)。
民国时期外交呈现了一个国际化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遵循国际规则与维护国家利益、法理上的独立与事实上的自主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