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1、吹弹可破
2、不置可否
3、附庸风雅
4、闭关绝市
不置可否
bù zhì kě fǒu
【解释】zd置:放,立;可:行;否:不行。不说行,也不说不行。指不表明态度。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温钦差听了一笑,也不置可否。”
【结构】动宾式。
【用法内】可用于人对事情不愿或不敢发表意见;态度不明朗。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正音】置;不能读作“zhǐ”。
【辨形】置;不能写作“知”。
【近义词】不置褒贬、不置一词
【反义词】泾渭分明、斩钉截铁、旗帜鲜明
【辨析】~和“模棱两可”;都是不表示肯定还是否定。有时可通用。但~指对事情不说意见;偏重于态度不明朗;“模棱两可”可用于语言含含糊糊;往往和“词语”、“语言”搭配。容~不能。
【例句】
(1)他对这起事故的处理方式~。
(2)做领导的要敢于坚持原则;处理问题决不能~。
【举例造句】: 他害怕事情一旦变化,他将有不测大祸,所以跪在地上回答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章�
【拼音代码】: mllk
【近义词】:不置可否、模棱两端、含含糊糊
【反义词】:旗帜鲜明、斩钉截铁
【灯谜】: 可不可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态度不明7a64e4b893e5b19e330确
【英文】: cut both ways
【辨音】 棱;不能读作“líng”。,应该读léng。
【辨析】模棱两可与“不置可否”有别:模棱两可指表态不明确;可作“言辞”的定语;可作补语;“不置可否”多指“避而不谈”;不表示态度;不能作“言辞”的定语。
成语故事
唐朝前期著名诗人苏味道,仕途顺利,官运亨通,仅做宰相前后长达数年之久。但他在位并没做出什么突出成绩来。他老于世故,处事圆滑,他常对人说:“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稜(léng)(同棱)以持两端可矣。”意思是:处理事情,不要决断得太清楚,太明白,要是这样处理错了,必会遭到追究和指责。只要模棱两可,哪边都抓不着(小辫子)就行了。当时,人们根据他这种为人处世的特点,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叫“苏模棱”。
“模棱两可”说明人在处理问题时,含糊其辞,不明确表态,不置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