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自私自利
zì sī zì lì
【解百释】私心很重,只为个人利益打算。
【出处】《晋书·潘尼传》:“忧患之接,必生于自私,而度兴于有欲。问”《列子·杨朱》:“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体偏枯。”
【结构】联合式。
【用法】含贬义。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
【近义词】答假公济私、损公肥私、损人利己
【反义词】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克己奉公、廉洁奉公
【辨析】~和“损人利己”;都有“为自己谋利益”的意思版。但“损人利己”还有“损害别人利益”的意思;~没有。
【例句】~的人是不会受到别人尊权敬的。
【解释】:一根汗毛也不肯拔。7a64e4b893e5b19e334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
【出自】:战国 孟子《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释义】:杨朱奉行‘为我’,拔根汗毛就对天下有利,他也不干。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扩展资料:
【近义词】不拔一毛、锱铢必较、斤斤计较、善财难舍、爱财如命、爱钱如命
【反义词】罄其所有、倾囊相助、解囊相助、拔毛济世、仗义疏财、挥金如土、慷慨好施、乐善好施、慷慨解囊、一掷千金、博施济众
1、锱铢必较
【解释】:锱、铢:都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
【出自】:战国 荀子《荀子·富国》:“割国之锱铢以赂之,则割定而欲无厌。”
【释义】:就是说即使把国家一点点的土地割让以贿赂别人,虽然割让给对方了,但对方的欲望是不容易满足,是贪得无厌的。
2、斤斤计较
【解释】:斤斤:形容明察,引申为琐碎细小。只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分计较。
【出自】:周 夫名《诗经·周颂·执竞》:“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释义】:从那成康时代起,周邦统一占四方,英明善察好眼光。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
慷慨解囊、博施济众、乐善好施
近义词辨析
“仗义疏财”与“慷慨解囊”有别:仗义疏财侧重于形容讲义气;“慷慨解囊”侧重于形容性情大方。
反义词
一毛不拔、见利忘义
一毛不拔和“爱财如命”都形容极其吝啬;“爱财如命”含有“极其贪婪”的意思;一毛不拔没有;一毛不拔含有“自私”的意思。“爱财如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