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释义】形容衣服破烂、生活来穷困。后比喻难以应付困难。襟:衣服前幅。肘:臂肘。
【出处】战国·庄周《庄子·让王》。
孔子的弟子曾参居住在卫国的时候,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他穿着用乱麻絮、破布条缝制的袍子,里外都无法分辨。吃得太差,营养不良,面部浮肿,一副病态的样子。
曾参经常一连三天不生火做饭,揭不开锅,十年之内没做一件新衣服。他戴的帽子也太破旧了,以致正一正它系帽的绳带就自断了;一拽衣襟,就露出了臂肘;一穿鞋,鞋后跟就裂开。虽然如此穷困,但他并不因此而忧愁,时常拖着破鞋,高歌《商颂》。他声音洪亮,充满天地,好像是从金石制作的乐器中发出的一样。
就这样,曾参依然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他不愿为权高位尊者效力,不愿与割据一方者交zhidao朋友。所以庄子说,注意培养心志的人会忘掉形体,注意养身的人会忘记利禄,而致力于大道的人会忘掉心机。
【释义】孔席:孔子的坐席。墨突百:墨子的烟囱。人们用“孔席墨突”形容忙于世事,到处奔走。
【出处】此典出自《淮南子·修务训》:“孔子无黔突,墨子无暖度席,是以圣人不高山,不广河,蒙耻辱以千世主,非以贪禄慕位知,欲事起天下之利,而除万民之害。”
这段话意思是说:
孔子为了宣传自己的学说,到处奔走游说,甚至有时连坐席也没有坐热,就又起身走了。墨子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治国之道,也道是不辞劳苦地四处奔波,周游列国,专往往到了一个地方,烟囱还没有烧黑,就又动身走了。因此圣人不以山为高,不以河为宽,忍着耻辱求谒当时的国属君,不是贪图俸禄,也不是羡慕爵位,而是想担起天下重任,为天下百姓兴利除害。
【释义】比喻出人意料地突然来临或出现。
【出处】汉·班固《汉书·周勃传》。
在汉文帝执政时期,边境很不安宁,经常有敌来侵,在这一年,匈奴来扰,周亚夫受命文帝,带兵在细柳对抗匈奴。
汉文帝带领大臣们去慰劳军队。到了细柳周亚夫的驻军营地,见军士全部铠甲在身,手执兵刃,严阵以待。皇帝的侍骑先驰到军营,守卫营门的士兵说:“将军有令,不能随便进入军营!”侍骑重新拿着皇帝的令牌来到营门,守门兵士才放他们进营。但军吏又拦挡车骑,说:“军内有规定,营内骑7a64e78988e69d83362马不得奔驰!”汉文帝只好按辔缓行,皇帝一行人来到中营,周亚夫将军才出来,他向皇帝作了一个揖说:“铠甲在身,不能叩拜,请允许我以军礼拜见!”皇帝离营后,大臣们就议论纷纷说:“周亚夫太傲慢了,对陛下也不恭敬……”汉文帝却赞扬周亚夫说:“他是真正的将军。”不久汉文帝便提升周亚夫为中尉。
汉文帝生了重病,临终前告诫太子说:“记住,国家有了危险要任用周亚夫,这个人可以安定朝廷的。”
汉景帝即位后,任命周亚夫为车骑将军。汉景帝执政才三年,吴王和楚王就开始谋反。周亚夫受命带兵去平叛。
周亚夫领兵出征,走到霸上,赵涉拦住他诚恳地说:“你这次去平叛吴王和楚王,事关重大呀!吴王刘濞很强,他养了许多勇士,组成了敢死队。他知道你率兵去打他。他预先必有伏兵,你最好走右边的路线,过蓝田,出武关,到雒阳,迟不过一二日,可以直入武库,击鼓鸣金,诸侯听见了会以为将军从天而下,必然惊慌失措……”
周亚夫在听了赵涉的忠肯意见之后,沉思了一会儿认为说得很有道理,便采纳了,派兵断了吴、楚的粮道,周亚夫利用吴、楚军队缺粮食而军心动摇的机会轻松击败吴军。
吴王刘濞逃跑到江南,一月后被越人斩首了。
此成语出自《汉书·周勃传》,原文是:“涉曰:‘……将军何不从此右去,走蓝田,出武关,抵雒阳,间不过差一二日,直入武库,击金鸣鼓。诸侯闻之,以为将军从天而下也。’”“从天而下”后演变为成语“从天而降”。
【释义】形容事物达到了完美无缺的境地。
【出处】春秋·孔抄丘弟子《论语·八佾》。
春秋时,天下大乱,社会动荡不安。孔子三十五岁那年,鲁国国内发生动乱,君臣之间争权夺利,闹得百姓心神不定。孔子怕遭到灾祸,带着几个弟子逃到齐国。
有一天,齐国的乐袭人专门为孔子演奏《韶》的乐曲。孔子听得非常高兴,觉得它音调很动听,意思也表达得比较完美。他简直听得入了迷,一连几天都在回味着《韶》的音律百,连肉的味道都不知道了。
不久,齐国的乐人又为孔子演奏了《武》的乐曲。孔子听了,也觉得它音调很动听,只是表达的意思还不够完整。
有人问孔子说:“先生,《韶》和《武》您都欣赏过了,请您讲讲看法!”
孔子不度假思索地说:“当然是《韶》乐好呀,它的曲调美极了,而且表达的意思也极好。至于《武》乐嘛,它的曲调也美极了,只是意思还不够好。”
孔子为什么作这样的评价呢?原来,《韶》问乐是虞舜时代的乐曲,孔子向往那个答时代,所以极力赞美它;而《武》乐是周武王时代的乐曲,周武王的天下是由讨伐商纣而来的,孔子喜欢文治而不喜欢武治,因此他就说《韶》乐好,《武》乐比不上《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