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成语大世界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荆门成语大世界 > 成语大全 > 釜底抽薪的典故是什么?-釜底抽薪是什么意思?原来的典故是什么故事?

釜底抽薪的典故是什么?-釜底抽薪是什么意思?原来的典故是什么故事?

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意思是: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比喻从根本解决问题。
出处 《汉书·枚乘传》:“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33欲汤之(cānɡ,凉),一人炊之,百人 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
枚乘是西汉著名的文学家,江苏淮阴人,曾经做过吴王刘濞 掌管诏策文书的郎中官。枚乘在刘濞发动七国叛乱前,曾上书谏 阻他起兵,叛乱中,又劝谏他罢兵,吴王均不听从。后来,吴王 的叛乱被平定,而枚乘也由此出名。
在谏阻吴王刘濞叛乱的奏疏中,枚乘说:“有个人害怕自己 的影子,讨厌自己的脚印,但是他反倒倒退着走,这样一来脚印 更加多而影子也更加明显。他不知道依傍着阴处停驻不动,就会 没有影子和脚印。要想不让别人听道,不如自己不说;要想不让 别人知道,不如自己不做。想让热水变凉,假如一个人在烧火加 热,即使有一百个人从锅里舀起开水再倒回去,以制止水的沸滚 而让它变凉,也没有用,还不如停柴止火有效果。不懂得从那根 本上解决问题,而只在细枝末节处考虑,就根本没有用处。”又 说:“种植和养殖这样的事情,虽然一时半会儿看不见种养的对 象变高变大,但它总有变高变大的时候;积累美好的道德和品行, 虽然一时半会儿看不见它 的好处,但总有有用的时 候;背弃信义和道理,虽 然一时半会儿看不见它的 坏处,但总有让您灭亡的 时候。我希望大王您三思 而后行,这些都是千百年 都不变的道理啊。”吴王没 有采纳他的意见,枚乘就 离开他,去了梁国。
釜底抽薪被称为三十六计之一.运用这个计策注重的是问题的本质,就像一锅烧开的水,你加再多得说,要不了多久它还是会沸,问题要根本解决,就要抽出锅底的柴薪. 从哲学上讲,任何事物在某个特定的阶段都会有一个矛盾在众多矛盾中占首要位置,即主要矛盾,只要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问题就很容易得到解决.
釜底抽薪术的谋略思想就事物的”本”和”源”,因此在实施本术前,应该”察本”,”溯源”,准确判断出事物的关键所在.
此计用于军事,是指对强敌不可用正面作战取胜,而应该避其锋芒,削减敌人的气势,再乘机取胜的谋略。釜底抽薪的关键是关于抓住主要矛盾,很多时做,一些影响战争全局约关键点,恰恰是敌人的弱点。指挥员要准确判断,抓住时机,攻敌之弱点。比如粮草辎重,如能乘机夺得,敌军就会不战自乱。三国时的官渡之战即是一个有名战例。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河北袁绍乘势崛起。公元199年,袁绍率领十万大军攻打许昌。当时,曹操据守官渡(今河南中牟北),兵力只有二万多人。两军离河对峙。袁绍仗着人马众多,派兵攻打白马。曹操表面上放弃白马,命令主力开向延津渡口,摆开渡河架势。袁绍怕后方受敌,迅速率主力西进,阻挡曹军渡河。谁知曹操虚晃一枪之后,突派精锐回袭白马,斩杀颜良,初战告捷。 由于两军相持了很长时间,双方粮草供给成了关键。袁绍从河北调集了一万多车粮草,屯集在大本营以北四十里的乌巢。曹操探听乌巢井无重兵防守,决定偷袭乌巢,断其供应。他亲自率五千精兵打着袁绍的旗号,衔枚急走,夜袭乌巢,乌巢袁军还没有弄清真相,曹军已经包围了粮仓。一把大火点燃,顿时浓烟四起。曹军乘势消灭了守粮袁军,袁军的一万车粮草,顿时化为灰烬,袁绍大军闻讯,惊恐万状,供应断绝,军心浮动,袁绍一时没了主意。曹操此时,发动全线进攻,袁军士兵已丧失战斗力,十万大军四散溃逃。袁军大败,袁绍带领八百亲兵,艰难地杀出重围,回到河北,从此一蹶不振。

意思是: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比喻从根本解决问题。

典故故事:

春秋时的齐国与鲁国互为邻邦,齐景公在夹谷被孔子奚落,心里很不是滋味;这时,齐国贤相晏婴也已去世,而鲁国在孔子等大臣的辅佐下,鲁国大治,齐景公深感忧郁和不安。

齐大夫黎弥给景公献计说:“鲁国国安民富,久无战事,鲁定公好女色,我们献一批美女给他,他就会怠于国事,而孔子等人肯定看不惯定公的行为,会离开鲁国的。”齐景公很赞成黎弥的建议,派他从国内精选八十位美女,又教授美女们歌舞和妩媚仪态。

果然,美女一到鲁国国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鲁国宰相季斯也为美女们的千姿百态而弄得神魂颠倒。齐使者将美女敬献给鲁定公,定公又把其中的三十位美女赏给了季斯,自此,鲁君臣敷衍一气,日夜沉湎于酒色中,一概不理朝政。

孔子的学生子路听说后,愤怒地说:“鲁君已无可救药,我们走吧。”

孔子说:“国家的郊祭就要到了,定公如果连郊祭都忘了的话,我们再走。”郊祭这天,鲁定公虽然去了,却只是走走过场,又匆匆回去同美女们享乐了。孔子忍无可忍,带着弟子们愤然离开鲁国,去周游列国了。由此,齐国用美女“抽薪”的计谋成功。

扩展资料:

历史典故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河北袁绍乘势崛起。公元199年,袁绍率领十万大军攻打许昌。当时,曹操据守官渡(今河南中牟北),兵力只有二万多人。两军离河对峙。袁绍仗着人马众多,派兵攻打白马。曹操表面7a64e4b893e5b19e331上放弃白马,命令主力开向延津渡口,摆开渡河架势。

袁绍怕后方受敌,迅速率主力西进,阻挡曹军渡河。谁知曹操虚晃一枪之后,突派精锐回袭白马,斩杀颜良,初战告捷。

由于两军相持了很长时间,双方粮草供给成了关键。袁绍仗势从河北调集了一万多车粮草,屯集在大本营以北四十里的乌巢,因为他不把小小的曹操放在眼里,于是没有安派重兵。曹操探听乌巢并无重兵防守,决定偷袭乌巢,断其供应。

他亲自率五千精兵打着袁绍的旗号,衔枚疾走,夜袭乌巢,乌巢袁军还没有弄清真相,曹军已经包围了粮仓。一把大火点燃,顿时浓烟四起。曹军乘势消灭了守粮袁军,袁军的一万车粮草,顿时化为灰烬,袁绍大军闻讯,惊恐万状,供应断绝,军心浮动,袁绍一时没了主意。

曹操此时,发动全线进攻,袁军士兵已丧失战斗力,十万大军四散溃逃。袁军大败,袁绍带领八百亲兵,艰难地杀出重围,回到河北,从此一蹶不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釜底抽薪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标签导航

意味深长的意味什么意思 意味深长是什么意思 意味深长的意思是什么 意味深长的意思是什么? “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国内和国际的地位如何?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在国际上的名声和地位如何? 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他在国际上的名声和地位如何? 袁隆平的历史地位怎么评价? 写出未尾是人的成语 未尾带一的成语 以风字结尾的成语 未尾有人字的成语 口什么而什么成语 “什么口什么心”的成语有哪些? 什么口什么什么的成语 成语什么口而出 釜底抽薪的典故是什么? “釜底抽薪”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再给个例句说明一下,越详... 釜底抽薪是什么低谷,典故 釜底抽薪是什么意思_成语故事解释 巢字开头的四字成语 巢有什么成语有哪些 带巢字的成语有哪些 巢开头的成语大全 秦始皇为什么要坑书焚儒 秦始皇到底焚什么书,坑什么儒 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焚的都是什么书? 秦始皇当年是坑儒还是坑术士? 医学中的”以毒攻毒”有什么依据?可信度有多高? 以毒攻毒真的可以治病吗? 以毒攻毒,是不是真的,有没有什么科学依据 医学上以毒攻毒真的有效果么 鸠占鹊巢是什么意思 是鸠占鹊巢还是雀占鸠巢 鸠占鹊巢的鸠具体是那种鸟 成语说的鸠占鹊巢 这里的鸠是布谷鸟么?鹊是否特指莫一种鸟 带有“肝”、“胆”的成语有哪些? 肝胆俱裂的意思是什么 用粉身碎骨造句 顿足捶胸是什么意思及造句 (补全成语)什么手起家 “什么手起家”是哪个四字成语? “什么手起家”的成语是什么? 什么手起家(成语) 碰到胡搅蛮缠的人怎么办? 遇到胡搅蛮缠的人怎么办一 遇到胡搅蛮缠的人,该怎么办 遇到胡搅蛮缠的人怎么办?? 《杨震暮夜却金》文言文的译文是什么? 《杨震暮夜却金》中谓是什么意思 《杨震暮夜却金》的故是什么意思? 杨震暮夜却金这句话什么意思 插科打诨是什么意思?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