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学不来的,人有愚者 智者 博者 辩者 能辨就多找机会辩 不能辨就认输
百度 天涯 查 张绍刚 刘莉莉 会对你有所启发
那你应该看看荀子的著作~~~~人性本恶
中国人性分析报告》 黎鸣著 何宗思选编
中国社会出版社
【内容提要】人性究竟指什么,本善还是本恶?几千年来让中外贤哲争论不休。不同的回答,导致了不同的文化传统,积淀成不同的社会制度。 公元前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大约2500年前吧,孙丘最早谈到了人性。
他老人家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不过,他没给人性下什么定义,也没明确回答人性是善,还是恶。“性相近”是善相近还是恶相近,“习相远”是善相远还是恶相远?都未明说。孔夫子到底是大圣人,对人性这个很复杂的问题,他谈得很少,也不轻率武断地下结论。正如他的弟子子贡所抱怨的:“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这是他老人家的明智之处,也给后人留下了想象、探讨的余地。
一、 人性:善还是恶?
人性究竟指什么,本善还是本恶?几千年来让中外贤哲争论不休。不同的回答,导致了不同的文化传统,积淀成不同的社会制度。
公元前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大约2500年前吧,孙丘最早谈到了人性。他老人家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不过,他没给人性下什么定义,也没明确回答人性是善,还是恶。“性相近”是善相近还是恶相近,“习相远”是善相远还是恶相远?都未明说。孔夫子到底是大圣人,对人性这个很复杂的问题,他谈得很少,也不轻率武断地下结论。正如他的弟子子贡所抱怨的:“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这是他老人家的明智之处,也给后人留下了想象、探讨的余地。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断言人性本善的是战国中期的孟轲。他是孔子的孙子的学生,对孔子极端敬重,曾明确表态:“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他把仁义礼智这些所谓的善,当成是人天生就有的,每一个人的人性都是善的,“人皆可以为尧舜”,关键在你是否能“尽心”、“知性”,挖掘、培养这些善的萌芽。
至于什么是人性,孟子没定义;为什么人性本善,孟子没作出严谨的论述。他对自己的主张,尽管满腔热情地到处宣扬、口诛笔伐地到处游说,总让人觉得有点强词夺理的味道。比如他对杨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为我说”、墨翟的“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兼爱”说,深恶痛绝,便破口大骂道:“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孟子认为,杨朱派主张个人主义,有不对君主尽忠的倾向,这是目无长上;墨翟派主张同视天下,兼爱众人,不分亲疏,有否定对双亲尽孝的倾向,这是目无父母;既不忠君,又不孝亲,这种人就是禽兽。你看这孟老夫子,动不动就上纲上线,意见相左,便血口喷人,全没有一点宽容之心和仁者情怀,实在有失君子风度。他还自命孔子的信徒呢,孔子曾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咋就连这点儿涵养都没有了呢?我个人认为:孟子是中国一言堂堂主的始祖。他的这种动不动就要统一思想的搞法,是深受专制统治者喜爱的。西汉以后,为何统治者都热衷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孔夫子强调等级、孟子主张一言堂有很大关系;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性本善,有利于统治者扮神作圣,愚弄百姓。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主张人性本恶的是荀子。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人,比孟子小70多岁。孟子死时,荀子才10多岁,还是个儿童呢。
荀子论述“人性本恶”,相对孟子的“人性本善”,是一个进步。既有逻辑,不像孟子信口雌黄;又有论证,不像孟子胡搅蛮缠。与孟子明显不同的是,他对人性下了定义:“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就是说:性,是天赋的、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是不待后天学习而成的自然本能。与“性”相对的是“伪”。“伪”是人为、后天加工的意思。比如,仁义礼智信就是“伪”,是人为教化的结果。他认为:“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荀子明确把人性限定为人的自然属性:“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而把仁义礼智信归结为“伪”,是人的社会属性。
他认为:性是恶的,伪是善的。如何使人由恶变善呢?荀子认为要通过后天的礼仪教化来“化性起伪”:“人之性恶,其性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仁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化之化,礼仪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由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他认为:凡人都是好色好利、憎丑恨恶的,这些都是人性本恶的表现,如顺其自然发展,社会就会充满争夺、残暴、淫乱。因此,必须用师法教化、礼仪规范来使人向善,但善不是“性”,而是“伪”。
荀子对孟子的“性善论”给予了批判:“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在荀子看来,孟子的性善论和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良知良能说,是不了解性和伪的区别。
在人性问题上,孟子主张本善,荀子主张本恶。在人性向善的方法上,孟子主张通过教化,扶植和培养善的萌芽,使善性得以发扬光大;荀子主张通过教化,限制恶的趋势,使人性之恶向善转化。
二、人性:非善也非恶
人性,应该限定为人的自然属性;善恶,应该是指人的社会属性。假如像鲁宾逊一样飘泊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不存在人与人构成的社会,对他而言,善恶的评价便失去了意义。善恶是人相对人而言的,失去了他人作为参照物,则鲁宾逊的任何行为,既不能说是善,也不能说是恶了。
因此,对人性的定义,我觉得荀子很到位。不过,荀子也许是受了告子的启发。告子就是告不害,战国中期人,曾与孟子专门讨论过人性。他就认为:“生之谓性。”、“食色,性也。”即是说,人天生的自然本能就是性。
人的自然本能是什么?也就是说,人性的本质是什么?
我认为:人性的本质就是自私。
自私是道德之本。
道德的产生,其渊源就是因为人性的自私。人若无私,人性都善,还要道德何用?假如人性都是利他的,那我们的道德观就会全变样了,恰好应和现在的善恶标准相反:利他是恶,利己是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人都“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话,其纷争将无穷无已,结果是每一个人都没法生存。为了人类能繁衍,当然要反其道而行之,提倡“毫不利人,专门利己”了。其实,仁,就是将心比心,不仅只顾自己的私,也要尊重他人的私,不损人利己;义,就是把握好自私与他私的界限,掌握好自私的度,最好利人又利己。就是说:仁义的前提就是承认每个人的自私性和个人利益,既维护自己的利益不受任何人侵犯,也不侵犯任何人的利益。人人如此,则天下太平矣!
自私是天经地义的,非善非恶,就正如树要向上长,水要向下流,非如此,个体不能生存,群体不能繁衍。只有当某人的自私妨碍了他人的自私,才谈得上是恶;只有当某人在自私的同时又尊重或有利于他人的自私,才谈得上是善。所以,正确的善恶观,应是:损己利人是小善,利己利人是大善;损人利己是恶,损人不利己和损己不利人是大恶。
三、人性本善:祸不浅
孟子“人性善”的根本错误,是他把人的社会属性“善”当成了人的自然属性,无视人的自私本质,其最大的危害性是:让人误认为自私是恶,使人们都不敢承认自私,结果是人人都充当伪君子。孟子批评杨子的个人主义、驳墨子的兼爱主义,实质上是维护等级制,漠视个体生命的人性和人权,反对平等和自由。他所竭力主张的仁义礼智,其表现形式就是礼。礼是一套封建规范,是为人人不平等的等级社会服务的,适合小农经济和农业社会,但不适合以自由平等为前提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体的现代社会。
从孟子的“性善论”出发,很容易导致这样的结论:人性都是善的,那么,君主、皇帝的人性本善,就更不必说了。因此,人性本善论成了皇帝君临天下的“合法”根据。他专权在手,本来很容易干坏事,本该受到比常人更严格的监督,但他的人性本善,就让全国人民都深信他的大公无私,绝不会担忧他会干什么坏事了。因此,他只须监督下属,用不着谁来监督他。这就很容易导致等级森严的人治社会。人治社会的最大特征:最高统治者是神,绝无人欲;是圣,人民的道德楷模;是英雄,人民的大救星;是哲人,智慧无边,全国人民不需要有什么思想,只需与最高统治者保持一致就行了。他没有可以非议的地方,当然也就不容许有任何非议了。他在法律之上,更在誉论监督之外。他可以指责任何人,但任何人都不能指责他;他可以惩罚任何人,但任何人都不能惩罚他;即使他祸国殃民、罪大恶极,也只能在他寿终正寝后,百姓才有扬眉吐气之日。中国两千多年的专治传统之所以源远流长,其源就是“人性善”。正是“人性善”给专治提供了理论根据,而且给专治者披上了伪善的合法外衣。“人性善”蛊惑了中国人几千年,使中国的百姓至今仍在作着有个好皇帝君临天下的梦。
四、人性本恶:也是错
荀子“人性恶”的观点,其错误与孟子一样,都是把人的社会属性与人的自然性相混淆了。“恶”是人的社会属性,只有当人的自然属性泛滥到损害了他人的利益时,其行为才称得上恶。即:人性之自私自利、憎丑爱美,本身并非是恶,放纵人性使之妨害了他人才是恶。荀子所说的人性恶,实际上是指人性如不受限制所造成的社会恶果,但他却误为了“人性本恶”,误把人性的自私自利当成了恶。这就等于把洪水泛滥当成了水性本身。水不受控制可能导致水灾,但我们不能认为水性本恶,更不能灭绝水源;没有了水,自然界便没有了生机。人性不受制约,人也可能犯罪作恶,同理,我们也不能就此认为人性本恶,更不能去灭绝人性;没有了人性,个人会失去生机,人类便失去动力,则社会不会进步,历史不会发展。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78988e69d83364如果不把人性与恶的关系搞清楚,“人性恶”的观点很容易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会造成两种恶果:一、否定人性,有戒欲、绝欲之嫌。导致如宋儒“存天理,灭人欲”的极端主张。二、否认自私的正当性,导致类似文化大革命时代“狠斗私字一闪念”式的社会闹剧。
不过,正是有人性,才会有善恶,这是毫无疑问的。人性是向善还是向恶,就好比水是向上还是向下,前者难而后者易。所以,对待人性就好比对待水,宜疏不宜堵,宜顺其自然而不宜违抗扭曲。水性因重力而善下,可以渠疏,可以坝堵,疏堵得法,则水利无穷;人性因自私而易为恶,可以道德疏导,可以法律限制,疏限得当,则其创造力无限。
五、性恶论的可取之处
虽然人性本身无所谓善恶,但人性自私自利的本能很容易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而很难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是人所共知的现象。也就是说:人性离恶很近,离善很远。所以,作为社会制度的出发点,与其是人性善,不如采用人性恶的理论。以人性恶为一切社会制度的理论基础,错不到哪里去。而如果以人性善为理论基础,则会南辕北辙――中国几千年的专制社会便是明证。
比如,从荀子性恶论出发,很容易导致法治社会。因为人性本恶,无一人例外,则君主也好、皇帝也好、圣贤也好 、英雄也好,其人性都是恶的,与凡人没啥区别,从而,谁也不要假装君子冒充善人,谁都没有资格凌驾于法律之上脱身出监督之外。而且,一个人掌握的权力越大,
其可能造成的危害也越大,也就越需要更严格的监督和约束,他没有任何特权要求人民只许对他歌功颂德而不许对他吹毛求疵。假如他有什么高于常人的地方,那就应该是个人的胸怀――广纳百川的胸怀。假如他连虚心接受批评的胸怀都没有的话,那就连普通百姓都不如,就不配掌握任何权利。
正视人性的自私,承认这永恒不移的铁的事实,给予人性正常自然的发展空间,不扭曲它,也不放任他;让它奔腾,但不让他泛滥,社会才会健康和谐、充满生机。而一切不健全的社会制度、一切人为的灾难,根本原因都是对人性认识的偏差造成的,都是压抑人性、扭曲人性,或放纵人性、任其蔓延的结果。中国几千年的专制社会,在“人性善”的幌子下,集权统治者高喊着“大公无私”的口号,干的却是“私天下”的勾当,不仅集天下财富于一身,还集天下权利于一身。这样的社会里,一方面是任皇权的人性无限膨胀,另一方面是对百姓人性的无限压抑。人民不仅没有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甚至生命权也没有任何保障,忍无可忍的时候,只好揭竿而起,推翻这个坏皇帝,再找个“好皇帝”。但天底下除了能找到一个适合人性的好制度,那能找到什么“好皇帝”?可聪明的中国人,很少从制度建设上动脑筋,却常在有一个好皇帝的期盼中作梦。故中国的历史,几乎是在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恶性循环中停滞不前:皇帝轮做,王朝更换,但人祸依旧,苦难依旧。
正视人性,才能认清过去的历史;
正视人性,才能把准现在的方向;
正视人性,才能开创未来的美景。
这本《中国人性分析报告》,我是根据黎鸣先生的《问人性》选编的,它是从人性的角度,探讨中华命运兴衰的,至于是否说到了点子上,请读者自己下结论。
作者简介
黎鸣先生,著名思想家。1944年出生,江西省南昌人,现居北京。1981年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毕业,后一直从事社会控制论、信息哲学、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迄今已出版译著8部,专著《信息哲学论》、《中国的危机(上、下)》、《问人性》、《人性的求索》、《人类的新生》、《人性的外衣》、《千年的三个天才——马克思、弗洛伊德、爱因斯坦评传》等10部
胡搅蛮缠是贬义词了 ,指的是蛮不讲理 ,而辩论只是针对问题的的讨论,是中性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