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事与愿违下一句是顺其自然。
事与愿违意思是事情的发展与愿望相反,指事情没能按照预想的方向发展,所以下一句是顺其自然。
读音为shì yǔ yuàn wéi
出自《幽愤》。作者周霆震(公元一二九二年至一三七九年)字亨远,安成(一作安福)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八岁。以先世居石门田西,自号石田子初,省称石初。多从宋诸遗老游,得其绪论。
延佑中,(公元一三一七年)再试不售,遂杜门谢客,专意于诗古文。霆震亲见元代之盛,又亲见元代之亡,故其诗忧时伤乱,感情至深。所著石初集十卷,附录一卷,《四库总目》人目为元末之诗史。
顺其自然
一词最早出自(五代)何溥 《灵城精义》 : “骨脉配合何如合则顺其自然而以正合。”或(宋)蔡沈 《书经集传》朱文公订正门人蔡九峯书集传卷之三 :“ 衷而言则无有偏倚顺其自然固有常性矣以禀受。
扩展资料:
1。顺其自然(to let nature take it's course),逆过即是顺。
解释:将顺:随势相助。美:好事,美德。顺势相助,成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62全美事。亦作“顺从其美”。
顺其自然,道教:缘来不拒,缘走不留,顺其自然。有血有肉也有骨,流血流汗也流泪,有喜有情也有恨,万事万物不过是自然而然。
顺其自然可以用在很多地方.可以用在科学上,意味着取其自然状态以便于观察.可以用在成长上,顺其自然的成长.还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更可以用于感情表白上,当然,用于感情表白时通常的意思意义所在:是尽力去做事,能否成功,还得听自然规律的。
2、其:同“期”,期限。
顺其自然。
3、另一个含义:遵循自然的规律展开行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植物界的规则,这也是事物发展的潜在规则。这就不是指听之任之,而是主动去发现和利用规律。
4 不管也不问。
人大自然巧,树大自然直。强扭的瓜不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顺其自然
俯仰一季百我还真没听说过,怕又是现在的网络写手自创词,离殇度这个梗我能笑三年
事与愿违这句出自嵇康的幽知愤:事与愿违,遘兹淹留。表达现实残酷,自己无路可走。
李煜也曾道写过一首浣溪沙浣溪纱: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待月内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谩斜晖。登容临不惜更沾衣。
遘兹淹留。
出 处:三国·嵇康《幽愤》:“事与愿违;遘兹淹留。”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31
[ gòu zī yān liú ]
遇到此事我逗留下来。
事与愿违
[ shì yǔ yuàn wéi ]
事情的发展与愿望相反。晋嵇康《幽愤》诗:“事与愿违,遘兹淹留。”
出 处:三国·嵇康《幽愤》:“事与愿违;遘兹淹留。”
例 句:本想做了手术以后,他的身体会好起来的,但~,他的身体还是一天天地衰弱下去。
扩展资料;
近义词;
1、适得其反
[ shì dé qí fǎn ]
结果跟希望正好相反。
出 处:清·魏源《筹海篇·议守上》:“今议防堵者,莫不曰:‘御诸内河不若御诸海口,御诸海口不若御诸外洋。’不知此适得其反也。”
2、救经引足
[ jiù jīng yǐn zú ]
引:拉;经:缢死。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越做越离目的越远。
出 处:《荀子·仲尼》:“志不免乎奸心,行不免乎奸道,而求有君子、圣人之名,辟之是犹伏而咶天,救经而引其足也。”
3、壮志未酬
[ zhuàng zhì wèi chóu ]
酬:实现。旧指潦倒的一生,志向没有实现就衰老了。也指抱负没有实现就去世了。
出 处:唐·李频《春日思归》:“壮志未酬三尺剑;故乡空隔万重山。”
例 句:他革命~,竟先我们而去,怎能不叫人扼腕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