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1、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上海、台湾)。
2、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
3、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
4、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5、西北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zhidao);6、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
藏、重庆)。
7、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
扩展资料
划分的由来: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国先后设立华北、东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六大行政区,简称大区。华北由中央直辖,东北设人民政内府,其他各大行政区设军政委员会。大区设人民政府或军政委员会,是一级地方政府,分别管辖若干省级行政单位。
1952年,六大行政区改设行政委员会,仅作为中央的派出机构监督地方政府,本身不再是一级地方政权。为了加强集中统一容领导,1954年,撤销六大行政委员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地区改由中央直辖。这一划分方式影响比较深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地理区划
南:南海曾母暗沙
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东: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
西:新疆帕米尔高原
中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zd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33.5′N)。
中国领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3°51′内N,112°16′E)
中国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省黑瞎子岛(48°27′N,135°05′E)
中国领土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约在中、塔、吉三国边界交点西南方约25公里处,那里有一座海容拔5000米以上的雪峰。 (39°15′N、73°33′E)。
南北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东西分界线:胡焕庸线。
秦岭—淮河一线,经过甘、陕、豫、皖、苏等省,是中国中东部地区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此线南北,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明显的不同。
不同于南北的地理分界线,我国东、中、西部的划分,是政策上的划分,而不是行政区划,也不是地理概念上的划分。自古以来,中国东南地狭人稠、西北地广人稀似乎早成事实,但没有人对这种模糊的认识加以有力的佐证。瑷珲—腾冲线的出现则廓清了这一分界,影响深远,成为研究和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胡焕庸线(Hu Line,或Heihe-Tengchong Line,或Aihui-Tengchong Line),即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1901-1998)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最初称“瑷珲—腾冲一线”,后因地名变迁,先后改称“爱辉—腾冲一线”、“黑河—腾冲线”。
扩展资料:
胡焕庸线从黑龙江省瑷珲(1956年改称爱辉,1983年改称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大致为倾斜45度基本直线。
线东南方36%国土居住着96%人口,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要地理结构,自古以农耕为经济基础;线西北方人口密度极低,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的世界,自古游牧民族的天下。因而划出两个迥然不同自然和人文地域。
秦岭-淮河一线,作为中国地理中的一个重要地理概念,目前已知的最早论述是著名地理学家张相文提出的。
在由张相文发表于1908年的《新撰地文学》中的185页记载:“北带:南界北岭淮水,北抵阴山长城。动物多驯驴良马、山羊;西部多麝鹿犀牛。植物多枳、榆、檀、梨、栗、柿e68a84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64、葡萄。”这就是张先生对我国北方的描绘。所谓“南界”,就是南北分界线 。这是目前已知的最早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论述。
参考资料:胡焕庸线-百度百科
秦岭—淮河一线-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