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祖逖
闻鸡起舞的主人公是祖逖。
闻鸡起舞的典百故:
祖逖与刘琨一同担任司州主簿时,感情深厚,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一次,祖逖半夜听到鸡叫,认为这是上天在激度励他上进,便叫醒刘琨道:“此非恶声也。”然后与刘琨到屋外舞剑练武。后人用“闻知鸡起舞”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
祖逖(266年-321年),字士稚,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人,东晋军事家。道
扩展资料:
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后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晋书·祖逖传》记述: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版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权拔剑练武,刻苦锻炼。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闻鸡起舞
闻鸡起舞的主人公是祖逖
语出《晋书·祖逖传》
祖逖(公元266-321年),字士稚,晋代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县北)人。父亲祖武,任上谷太守。祖逖少年丧父,有兄弟六人。哥哥祖该、祖纳都很有才干。祖逖百性情豁达、狂放,十四五度岁还未开始读书,哥哥们都替他发愁。然而,祖逖轻仗义,为人慷慨大方,每至农家,就以哥哥的名义散发谷、帛赈济穷人,乡里的人都很敬重他。后来,祖逖博览群书,涉及古今,往来于京师之间,看到他的人都说他有济世之才。
祖逖寓居在阳平。24岁时,阳平推举他为孝廉,后回来又被苊举为秀才,但是他都不答应。
故事说,祖逖与司空刘琨都当过司州主簿,二人感情深厚,如影随形,关系极为密切,经常盖一条被子睡觉。有一天夜里,有一只鸡在半诳就叫起来了。按当时迷信的说法,在半夜鸣叫的鸡是荒鸡,听到荒鸡的叫声是不答吉祥的。可是,祖逖听天荒鸡的叫声后,却把刘琨踢醒,对他说:“这不是不祥的声音。”于是,他起来舞剑。
“闻鸡起舞”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人们用它形容怀有壮志,勤勉奋发。
闻鸡起舞故事的主要人物是祖逖。
祖逖(266年-321年),字士稚,范阳遒县(今保定市涞水县)人,东晋军事家。
祖逖出身于范阳祖氏,曾任司州主簿、大司马掾、骠骑祭酒、太子中舍人等职,后率亲党避乱于江淮,被授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他在建武元年率部北伐,得到各地人民的响应,数年间收复黄河以南大片领土,使得石勒不敢南侵,进封镇西将军。但因势力强盛,受到东晋朝廷的忌惮。
太兴四年,朝廷命戴渊出镇合肥,以牵制祖逖。祖逖见目睹朝内明争暗斗,国事日非,忧愤而死,追赠车骑将军,部众被弟弟祖约接掌。北伐大业也因此而功败垂成。
闻鸡起舞的故事:
《晋书·祖逖传》记述: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
扩展资料:
《晋书·祖逖传》
祖逖闻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39鸡起舞原文:
祖逖,东晋人也,有大志,常欲光复中原。后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祖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庭中。后渡江,募士铸兵,欲扫清中原。
祖逖闻鸡起舞译文:
祖逖是东晋人,他年轻时就胸怀大志,常常希望能够收复中原失地。后来他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两人交情很好,常常共被而眠。夜半时听到鸡鸣,祖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于是起床练剑。渡江以后,他招募勇士,铸造兵器,打算将胡人逐出中原。
现闻鸡起舞是一个成语,原意为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后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
闻鸡起舞是一个褒义词,其近义词是发愤图强,废寝忘食,锲而不舍。反义词为苟且偷安、自暴自弃
参考资料:
祖逖—百度百科
闻鸡起舞—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