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中华成语故事集
解释:逆,背叛。
道:指封建道德; 不道,违背道德规范。旧指不符合封建统治者的道德标准和宗法观念的极端叛逆行为;给起来造反的人所加的罪名。现也用来指不合某种观念和道德标准的行为。
近义词:倒行逆施、违法乱纪、 犯上作乱、罪大恶极、罪孽深重、离经叛道
反义词:安分守己、循规蹈矩 、忠心耿耿、唯命是从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指叛逆。
结构:联合式成语 《战国策·楚策一》:“夫外挟强秦之威,以内劫其主,以求割地,大逆不忠,无过此者。”
至于对外依靠强秦的威势,对内胁迫自己的国君,丧失国土,这又是人臣的大逆不道、为国不忠。
《史记·孝文本纪》:“间者诸吕用事擅权,谋为大逆,欲以危刘氏宗庙。”
吕氏子弟专权用事,阴谋叛逆,想要倾危刘氏宗庙。
《唐律·名例·十恶》:“二曰谋大逆。”
原注:“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 《汉书·翟方进传》:“后丞相宣以一不道贼,请遣掾督趣司隶校尉。”
颜师古注引如淳曰:“律:杀不辜一家三人为不道。”
后来丞相薛宣因为一个杀死无辜一家三人的坏人e5a48de588b6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66,请求派遣掾史督促司隶校尉。
《唐律疏议·名例·十恶》:“五曰不道:谓杀一家非死罪三人,及支解人造畜蛊毒厌魅。”
【成语】: 大逆不道
【拼音】: dà nì bù dào
【解释】: 逆:叛逆;道:指封建道德;不道:违反封建道德。旧时统治阶级对破坏封建秩序的人所加的重大罪名。
【成语故事】:
这句成语原作“大逆无道”,见于《史记·高祖本记》:“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
秦朝末年,继陈胜、吴广揭杆而起以后,不少英雄豪杰和诸侯也都纷纷起兵抗秦。其中势力最大的要算刘邦和项羽领导的两支队伍。陈胜、吴广死后,原来六国的一些贵族各抢各的地盘,秦将章邯、李由等则趁机打击起义军,予以各个击破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66,这时,项羽的叔父项梁召开了会议,让大伙推选一位楚王,以便统一领导抗秦的力量。找来找去,找到了楚怀王的一个13岁的孙子,于秦二世二年(公元208年),立为楚王,也称为楚怀王。当时,包括项羽、刘邦在内,各路反秦军队的将领在表面上服从楚王的领导,楚王也和大家约好,谁先进秦都咸阳谁就为王。后来,刘邦先进了咸阳,项羽对此不甘心,想借楚王的命令改变原来的盟约,谁知一请示楚王,得到的回答是“照前约,谁先进关谁做王。”项羽一听火了,就夺了楚王的实权,尊他为义帝。后来,干脆指使人把楚王杀了。
不久,刘邦兴兵攻打项羽。当时,有一个被人称为董公的三老(县或乡中管理教化的老年人)对刘邦说,打项羽得找个名目,并给刘邦出主意说,可借义帝被杀这件事做点文章。刘邦一听有道理,于是就大举为义帝发丧,并且派人告诉各路诸侯说:“义帝是大家立的,现在项羽指使人谋杀了义帝,真是大逆不道,我愿意和你们一道去征伐杀害义帝的人。”
在以上这个故事中,“大逆不道”这句成语是指严重违背某种封建道德。后来,人们常用这句成语比喻专制者对起来造反的人所加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