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正音:zhidao不,不能读作“bú”;逆,不能读作“niè”或“lì”。
辨形:道,不能写作“倒”。
原文 《前汉书·盖宽饶①传》:上②以宽饶怨谤,终不改,下其书中二千石③。时执金吾④议以为宽饶大逆不道。谏大夫郑昌愍伤宽饶忠直爱国,以言事不当意而为文吏诋挫。
注释 ①盖宽饶:字次公,汉魏郡(今大名县)人,官至司隶校尉。
②上:皇上。此指汉宣帝。
③中版二千石:官俸等级名。
④执金吾:官名,掌京师治安。
译文 汉宣帝以盖宽饶一再怨恨非议朝廷,并终不肯悔改,大怒,把他的奏章下发给最高法司议。当时执金吾认为,盖宽饶所为构成冒犯皇上罪,应以大逆不道论处。谏议大夫郑昌愍对宽饶遭遇很是同情,深知他的忠直忧国权之心,只因言词不合上意而为文墨小吏所诋毁,而遭此大难。 (杜振国 整理) 谜面:大逆不道(打三字常用语)
(谜底:顺耳话)
故事典故:《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汉书·杨恽传》:“为妖恶言,大逆不道,请逮捕治。”
大逆来不道自[ dà nì bù dào ] :不合某种观念和百道德标准的行为。封建时代称谋反、作乱等重大罪行。
【大逆无道】:dà nì wú dào,封建时代称犯上作乱等重大罪行。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指叛逆。
【重逆无道】:zhòng nì wú dào,大逆不道,行事不循理。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