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历史唯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64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如下:
1、历史的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资的丰富程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
2、社会存在(即社会的系统与架构,与组成社会的各个要素)决定社会意识(即伴随体系架构产生的意识,诉求,思想等等),社会意识又可以塑造与改变社会存在;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要素所有者与生产力提供者之间的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及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揭示的经济组织形式)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可以作为研究社会发展的出发点;
4、如果以阶级的观点看待社会组织,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不同阶层的人不同利益诉的博弈,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可能会引发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
扩展资料
唯物史观为人们提供了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思想路线,它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观点提供了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论证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和灭亡的科学依据,从而纠正了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仅从抽象的理性原则出发遣责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
它揭示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纠正了空想社会义者寄希望于统治者发善心,以和平方式实现社会变革蓝图的幻想。
它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者把无产阶级仅仅看成一个受苦受难的阶级,而把历史进步和社会更替的希望寄托于少数天才人物的局限,因此,唯物史观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基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历史唯物主义
1、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承认世界是可知的,但是否认有全知者(神)存在。唯物主义认识到上述论断包含矛盾,但是不试图解决这个矛盾,而是把它承认下来,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包含矛盾的,越矛盾就越真实。
一神论也承认矛盾是存在的,但是否认矛盾的普遍性和真实性,认为世界是可知的,但是有可知者必然先有全知者(神)存在,而且唯有全知者(神)是真实的。
基本形态为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2、唯心主义
在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这个哲学基本问题上,认为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精神决定物质,物质是精神的产物。
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表现形式: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3、时间:当一个点相对于某坐标系运动时,其运动所形成的直线或线段或曲线就是相对于该坐标系静止的点的时间之一。每个点对应多个时间。相对于某一个时间,静止的点开始运动速度越快时间越慢,当速度与该时间中运动的点一样时时间停止,速度超越该点时相当于正回到过去。
空间:物体存在、运动的(有限或无限的)场所,即三维区域,称为(三维)空间。
空间使事物具有了变化性,即因为空间的存在,所以事物才可以发生变化。空间是没有能量的事物,即当事物能产生变化时,变化产生的能量已经和阻碍的能量相互抵消。点在空间中变化对点的描述称为被描述点相当于该点的时间,该点运动到某一位置时,被描述点都会有唯一的对应位置,称为此时被描述点的位置。
扩展资料
1、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自然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
2、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3、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中国而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了解国情,立足国情。
4、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对中国而言,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36会主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唯物主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唯心主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时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空间
1.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为第一性、精神为第二性。
2.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世界万事万物的本原,精神是物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94361质的投影和反映。
3.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而意识则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和在人脑中的反映,或者说物质决定意识。
扩展资料
唯物主义历史上的代表人物:
1.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后期赵国人,著名学者韩非、李斯均是他的学生。
代表作:《荀子》
2.王充(公元27年—约公元97年),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字仲任,汉族。王充以道家的自然无为为立论宗旨,以“天”为天道观的最高范畴。
代表作:《论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唯物主义哲学著作。
3.范缜(约450年—515年),字子真,其哲学著作《神灭论》,继承和发扬了荀况、王充等人的唯物论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不朽作品。
代表作:《神灭论》
4.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代表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
5.张载(1020年—1077年),字子厚,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38位。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名言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称作“横渠四句”,因其言简意宏,历代传颂不衰。
代表作:《正蒙》、《横渠易说》等。
6.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
代表作:《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唯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