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独树一帜,谓树立旗帜。比喻与众不同,自成一家。 清 袁枚 《随园诗知话》卷六:“ 欧公 学 韩 文,而所作文全不似 韩 ,此八家中所以独树一帜也。” 鲁迅 《且介道亭杂文二集·序》:“这时候,凡是内要独树一帜的,总打着憎恶‘庸俗’的幌子。” 马南邨 《燕山夜话·大胆练习写字》:“大家都很熟识的 黄山谷 的书法,在 宋代要算是独树一帜的了容。”
帜 读音为 zhì
〈名〉
(形声。从巾,只(戠 zhí)声。本义:旗帜的通称知)
同本义 [banner;flag]
帜,旌旗之属。——《说文新附》
长丈五尺、广半幅曰帜。——《墨子》
私记曰帜。——《通俗文》
拔赵帜,立 汉赤帜。——《史记·淮阴道侯列传》
树帜曰。——清回·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
急挥帜。
张帜乘潮。——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帜羽(羽饰之旌旗);帜志(旗帜)
标记 [mark]
缝其裾为帜。——《后汉书》
又如:帜志(典范,标准)
独树一帜
[ dú shù yī zhì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dú shù yī zhì ]
树:立;帜:旗帜。单zd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出 处
清·袁枚《随园诗话》回:“所以能独树一帜者;正为其不袭盛唐答窠臼也。”
例 句
程砚秋在京剧旦角中~,以“程腔”闻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