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新华书店就可以买到,大概100~200之间一套(有好多种版本,如果都看,大概要到111......岁)
百科全书是大型工具书,百概要记述人类一切知识门类或某一知识门类的工具书 。百科全书在规模和内容上均超过其他类型的工具书。
百科全书的主要作用是供人们查检必要的知识和事实资料,其完备性在于它几乎包容了度各种工具书的成分,囊括了各方面的知识。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大学”。
百科全书是知识的总汇,是一切知识门类广泛的概述性著作。是否有一部优秀的综合性的百科全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扩展资料:
中国的百科全书是20世纪初由西方引进的书体。民国时的著名学者李煜瀛是最早进行西方百科全书研究,将这一书体介绍到中国并产生广泛影响的。
文学本百科中之一科,固然回其中亦可析为多科,然于一科之名下,复系以‘百科’二字,终觉不甚妥当。且‘全书’二字,在中文易与‘四库全书’之丛书式的全书相混;
不足表示其为另一书体,故煜后又改译为学典,有‘所讲的学术环绕在内’之意答。
《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
由明代解缙在南京负责编纂。鼎盛时期,有来自国内外近万名监生,在今东南大学成贤街一带,精心打造出约有3.7亿字的中国古代最大百科全书,全书共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另有凡例和目录六十卷,当时装成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
《永乐大典》辑入先秦至明代各类古书八千种,它是我国古书中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也是世界上最大而且最早的百科全书。因为他卷帙浩繁,起初只抄写了一部。1562年(嘉靖四十一年),明世宗命有关人员一百零九人将此书另摹写一部副本,至1567年(隆庆元年)才摹写完毕,历时五年。编纂此书时,官方前后动员了三千多人参加编校、录写、圈点等工作,从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编纂,至永乐六年(1408年)全部告成。因而成书于永乐年间,故定名为《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内容包括天文、地理、文学、艺术、经书、史籍、工技、农艺、宗教、医学等科目。
《永乐大典》的命运是非常悲惨的:正本在明末毁于战火,副本一部分在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被英、美、日、俄、德等帝国主义者抢去,一部分毁于战火。新中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66国成立后,从国内尽收集到副本二百一十五册,现存国家图书馆。1959年,中华书局将国内外残存本影印出版了七百二十卷,仅是原书的百分之三左右。近几年,中华书局将前次未搜集全的部分收全,编成续集影印出版。
百科全书是一种一种大型参考书,是概要记述人类一切知识门类或某一知识门类的工具书 。
百科全书收各科专门名词、术语,分列条目,详细解说,比较完备的介绍文化科学zhidao知识。有包罗万象的综合性的百科全书,也有专科性的百科全书,如医学百科全书、工程技术百科全书等,有助于人们获取知识,提升自我。
扩展资料:
综合性百科全书选收各时代已有的各门类知识。前期多采取分类编排法,而分类体系则依编纂者而不同。16~17世纪受词典编纂法影响,出现按字母顺专序编排的百科全书,德国的《布罗克豪斯百科全书》和《大英百科全书》是综合性百科全书两种格局的代表。
前者始终严守一种将知识整体分解为十分狭小的条目的体制;后者新版的「属便捷参见索引」(简编)也带有某些布罗克豪斯型的因素,但全书以大条目的「详编」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