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copy成的成语。出自《吕氏春秋·察今篇百》:“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度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比喻人的眼光未与客观世界问的发展变化同步,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也比喻答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百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度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问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答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回:‘以子之矛陷答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
战国时期有一个楚国人做事很死板,书上怎么写的他就怎么做,甚至遇到事情别人怎么做的,他也学着怎么做,从没想过变通一下。
有一次,他经过山林,看见一樵夫在砍柴。忽然,樵夫一不小心.斧头从手上飞脱,掉进山谷里去了。樵夫不慌不忙地在斧头落下的地方做了一个显眼的记号,然后从旁边的小路绕下山去,对照着山上L的标记,很快在草丛里找到了斧头。这位楚国人对樵夫仰慕不已。
这位楚国人喜爱剑术,总是随身佩带一把宝剑。一天,他搭乘一条渡船过江。他立在船舷边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34,江两岸景色令人目不暇接。船行至江中,陶醉于美景的他不小心,让那把宝剑滑落到江里去了。
只见他紧盯着剑掉下去的地方发呆。旁人劝他赶紧跳下江去打捞,这位楚国人却笑着摇摇头.他眼前浮现出樵夫刻记号的一幕。接着便镇定地说:“别慌张!我自有妙法。”
只见他用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了一道深深的记号,并且自言自语道:“我的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
船继续前行,待船家停船时,这位楚人站起身,面对惊讶的目光,从容不迫地脱了衣服,从船舷边所刻记号处跳人水中。他在水中捞来捞去,怎么也捞不到那把剑,于是浮出水面抚摸着船边的记号,如梦游般喃喃着:“我的剑明明是从这儿掉下去的,怎么找不到了呢?”
旁人这才明白他刚才举动的意图,觉得非常可笑,都暗自嘲笑他。
扩展资料
[释义] 比喻人的眼光未与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同步,也比喻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
[出处] 《吕氏春秋·察今》
[例句] 我们应当记取刻舟求剑的教训,学会随机应变。
[语法] 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变通的人,多含贬义
[近义词] 守株待兔、墨守成规、郑人买履
[反义词] 见机行事、随机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