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解释
触:碰。即:就。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开弓等着射出去。比喻事态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知会立即爆发。泛指极易发生
成语典故
宋·张咏《乖崖集》:“鯸鯣愤悱,迎流独逝,偶物一触,厥怒四起。”
叶圣陶《火灾·被忘却的》:“也是最道经常的,一触即发的。”
毛泽东《评蒋介石发言人的谈话》:共产党主张成立联合政府,就为避免内战。在战争时期,蒋介石拒版绝了这个主张,致使内战有一触即发之势。
扩展资料:
近义词:剑拔弩张
解释
1.喻形势紧张或声势逼人。弩,古代以扳机发射箭的武器。
2.喻书画笔法崛奇雄健。
3.谓诗词中表现的豪情壮志过于显露。
反义词:引而不发
解释
引:拉引,拉弓;发:射箭。拉开弓却不把箭射出去权。比喻善于启发引导。也比喻做好准备暂不行动,以待时机。又比喻善于控制自己。
一触即发【读音】yī chù jí fā【释义】触:碰。即:就。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开弓等着射出去。比喻事态来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会立即爆发。泛指极易发生。引证解释1.本指箭在弦上,张弓待发。比喻事态发展已极紧张,一经触动即可爆发。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一节:“积数千年民族之精髓,递相遗传,递相扩充,其机固有磅礴郁积、一触即发之势。”毛泽东《苏联利益和人类利益的一致》:“当今年春夏 波兰 问题紧张,世界自大战一触即发的时候,不管 张伯伦 、 达拉第 如何没有诚意, 苏联 还是同 英 、 法 进行了四个多月的谈判,企图……制止大战的爆发。”徐迟《不过,好的日子哪天有?》:“粮食偷偷地在百货大跌之中上涨了。《新华日报》有两天被扣了。到处引起了纷纷的推测,似乎内战一触即发了。”2.泛指极易发生。叶圣陶《火灾·被忘却的》:“女朋友zd初见,彼此赠送些化妆品,一同买些东西吃,此外谈论入时的装束和所闻的趣事,叙述家庭的情况和自己的经历,也是最经常的,一触即发的。
【词目】一触即发
【读音】yī chù jí fā
【注音】ㄧzhidao ㄔㄨˋ ㄐㄧˊ ㄈㄚ
【色彩】中性
【结构】紧缩式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
【释义】触内:碰。即:就。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开弓等着射出去。比喻事态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会容立即爆发。泛指极易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