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形成的原因:知
1.自然原因:
(1)降水:变率大,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冲刷作用强;
(2)地形:从平原向山地过渡,地形坡度大,坡道面物质不稳定;
(3)植被:从森林向草原过渡,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
(4)土壤:由粉沙颗粒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内,抗蚀能力低;
2.人为原因:(1)毁林容开荒(2)过度樵采(3)轮荒,不合理的耕作制度(4)开矿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原因:①黄土特性 黄土以粉沙颗粒为主,无层理,垂直节理发育,土质疏松,碳酸钙含量高,遇水崩解,易受流水侵蚀、搬运,易崩解、滑坡。②降水e68a84e8a2ad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31集中,多暴雨 黄土高原位于东部季风区中纬度地带,降水集中在7、8、9三个月。高原上沟壑纵横,植被稀疏,有利于夏季热力对流,降水多为暴雨、冰雹。降水过于集中和多暴雨导致水土流失加剧。③地质构造 黄土高原新构造强烈,大面积的升降运动使一些地区抬升成山地,另一些地区下降成为盆地,地形高低变化加剧了该地区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地区又是地震多发区,高原地面破碎、沟谷纵横、谷坡陡峭,地震时黄土斜坡容易失去平衡,发生大面积崩滑,使得坡面更加破碎,流水侵蚀进一步加剧。④植被 黄土高原在秦汉以前是森林和森林草原地带,由于历史上长期不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加上历史上这里还经常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厮杀争夺的战场,使得这里森林、草原逐渐消失,成为今日的荒山秃岭。雨水和径流以及风力直接侵蚀黄土地面,必然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水旱灾害日益频繁,农业生产陷入恶性循环。(2)人为原因:长期的人类活动、开垦陡坡、毁坏树木、过度放牧和采樵、滥用土地。 垦荒面积不断增加,必然导致土壤侵蚀增多;黄土高原本已不多的植被仍被砍伐作为柴薪;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如无计划地修窑洞。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植百被稀少,夏季多暴雨,土壤疏松、易容,地表千沟万壑,破面水土易流失;加之人们开垦、采矿修路毁林毁草,破坏植被、地表。
2、黄土度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带走地表肥土,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向黄河输送大量的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的困难。
治理黄土高原的措施:调理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安排农、林、牧各业生产;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恢知复地表植被;合理放牧;陡坡退耕还林还草,合理安排生产生活;采取打坝淤地,修筑梯田等工程措施,减少水土流失。
扩展资料:
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人为因素来看,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引起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根据旱坡地坡度大小,道提出一套适合于坡度大小的耕作制度;
即大于30°的坡地实行草灌间作,25°~30°的坡地实行了草粮两轮间作,小于25°坡地水坡地水平沟种植,在缓坡地丘陵地尽量增加人工草场,发展畜牧业,在川地内、坝地、发展耕作业,这样有利于保持水土、发展水土、发展生产容。
实践证明,黄土高原必须遵循客观规程,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道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耕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才可能得到根本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