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1、【成语词目】:誓不罢休
【成语拼音】:shì bù bà xiū
【成语解释】:发誓不达目的决不甘休。e5a48de588b67a686964616f334
【示例】:我们不达目的~。
2、 【成语】: 誓不两立
【拼音】: shì bù liǎng lì
【解释】: 誓:发誓。发誓不与敌人并存。指双方仇恨极深,不能同时存在。
【出处】: 《战国策·楚策一》:“秦之所害于天下莫如楚,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
【举例造句】: 瑜曰:“吾与老贼誓不两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
3、【成语】: 誓不甘休
【拼音】: shì bù gān xiū
【解释】: 誓:发誓;甘休:甘愿罢休。表示要坚持到底,决不善罢甘休。
【举例造句】: 叔父梁战死定陶,仇尚未报,末将谊关子侄,誓不甘休! ★蔡东藩《前汉演义》第十六回
4、【成语】: 信誓旦旦
【拼音】: xìn shì dàn dàn
【解释】: 信誓:表示诚意的誓言;旦旦:诚恳的样子。誓言说得真实可信。
【出处】: 《诗经·卫风·氓》:“言笑晏晏,信誓旦旦。”
【举例造句】: 臣乃脉定于内,心正于怀,信誓旦旦,秉志不回,翻然高举,与彼长辞。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十篇
5、【成语】: 山盟海誓
【拼音】: shān méng hǎi shì
【解释】: 盟:盟约;誓:誓言。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表示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出处】: 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他将山盟海誓言,向罗帏锦帐眠。”
【举例造句】: 想当初山盟海誓,可现在怎么就要分手了
誓不两立与势不两立两个都是成语
誓不两立
shì bù liǎng lì
[释义] 发誓不跟敌人并存。形容双方仇恨极深。百
[语出]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瑜曰:‘吾与老贼誓不两立!’孔明曰:‘事须三思;免致后悔。’”
[辨形度] 誓;不能写作“事”。
[近义] 不共戴天 你死我活
[反义] 情投意合 亲密无间知
[用法] 多与介词短语配合使用。一般作谓语。
[结构] 动宾式。
势不两立
shì bù liǎ道ng lì
[释义] 两立:并存。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语出] 《战国策·楚策》:“楚强内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
[正音] 不;不能读作“bú”。
[辨形] 两;不能写作“二”。
[近义] 你死我活 誓不两立
[反义] 情投意合 亲密无间
[用法] 常用于人;也容可用于事物。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结构] 主谓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