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大大咧咧、浑浑噩噩、三三两两、口口声声、原原本本、兢兢业业、战战抄兢兢、吞吞吐吐、形形色色、风风火火、熙熙攘攘、洋洋洒洒、郁郁葱葱、卿卿我我、慌慌张张、期期艾艾、清清楚楚、扭扭捏捏、林林总总、轰轰烈烈、沸沸扬扬、浩浩荡荡、唯唯诺诺、袅袅婷婷、朝朝暮暮、世世代代、曲曲折折、高高兴兴、袭支支吾吾、花花绿绿、纷纷扬扬、层层叠叠、断断续续、懵懵懂懂、三三两两、汤汤水水、反反复复、清清白白、来来往往、挨挨挤挤、 安安静静、匆匆忙忙、端端正正、日日夜夜、地地道道、多多少少、躲躲闪闪、风风雨雨、分分秒秒、缝缝补补、方方正正、臻臻至至、祖祖辈辈、扎扎实实、zd仔仔细细、影影绰绰、密密麻麻、疏疏朗朗、鬼鬼祟祟、结结巴巴、洋洋洒洒、家家户户、是是非非、庸庸碌碌、迷迷糊糊、歪歪扭扭、服幅帖帖、隐隐约约、拉拉扯扯
1 安安稳稳【ān ān wěn wěn 】形容十分安定稳当。
出处 元·无名氏《抱妆盒》第四折:“小储君倒也安安稳稳守着妆盒做护身符,则是我陈琳兢兢战战抱着个天大闷葫芦”。
2 沸沸扬扬【fèi fèi yáng yáng 】沸沸:水翻滚的样子;扬扬:喧闹、翻动的样子。象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形容人声喧闹。
出处 《山海经·西山经》:“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汤。”
3 纷纷攘攘【fēn fēn rǎng rǎng】纷纷:众多;攘攘:杂乱的样子。众多且杂乱。形容人群杂乱。
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十八:“杨八老看见乡村百姓,纷纷攘攘,都来城中逃难。”
4 纷纷扬扬【fēn fēn yáng yáng 】 形容雪花飘落。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回:“只见四下彤云密布,又见纷纷扬扬,飞来一天瑞雪来。”
5 风风雨雨【 fēng fēng yǔ yǔ 】不断地刮风下雨。比喻障碍重重。又比喻时代动荡,谣言纷传。
出处 元·张可久《晋天乐·忆鉴湖》:“风风雨雨清明,莺莺燕燕关情。”
6 浩浩荡荡【hào hào dàng dàng 】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出处 《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荡荡,横夫际涯。”
7 轰轰烈烈【hōng hōng liè liè 】轰轰:象声词,形容巨大的声响;烈烈:火焰炽盛的样子。形容事业的兴旺。也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
出处 宋·文天祥《沁园春·题张许双庙》词:“人生欻翕云亡,好烈烈轰轰做一场。”
8 浑浑噩噩【hún hún è è】浑浑:深厚的样子;噩噩:严肃的样子。原意是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36浑厚而严正。现形容糊里糊涂,愚昧无知。
出处 汉·扬雄《法言·问神》:“虞夏之书浑浑尔,商书灏灏尔,周书噩噩尔。”
9 家家户户【jiā jiā hù hù 】每家每户。指所有的人家。
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光阴似箭,不觉残年将尽,家家户户,闹轰轰的煖火盆,放爆竹,吃合家欢耍子。”
10 兢兢业业【jīng jīng yè yè 】 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出处 《诗经·大雅·云汉》:“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11 口口声声【 kǒu kǒu shēng shēng 】形容一次一次地说,或经常说。
出处 克·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你也曾听杜宇,他那里口口声声,撺掇先生不如归去。”
迷迷糊糊、慢慢吞吞、骂骂咧咧、马马虎虎、轰轰烈烈。
1、浩浩荡荡【hào hào dàng dàng】:指水势汹涌广阔浩大。后形容规模宏大;气势雄壮。
出处: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荡荡,横无边涯。”
2、巴巴劫劫知【bā bā jié jié】:指心情急切的样子。
出处:元 狄君厚《介子推》第四折:“道他巴巴劫劫背着主公,破破碌碌践红尘。”
3、堂堂正正【táng táng zhèng zhèng】:原指道军队阵容盛大。后形容光明正大。
出处:先秦 孙武《孙子 军争》:“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
4、心心念念【xīn xīn niàn niàn】:心里老是想专着。指想做某件事或得到某种东西。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69卷:“心心念念做将去。”
5、郁郁葱葱【yù yù cōng cōng】:形容草木苍翠属茂盛。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
出处:汉 王充《论衡 恢国》:“初者,苏伯阿望春陵气郁郁葱葱。”